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研究 | 第12-25页 |
1. 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第12-15页 |
1.1 股骨头坏死中医病因病机及其征型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 股骨头坏死中医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3 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进展 | 第13-15页 |
2. 现代医学理论研究 | 第15-22页 |
2.1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 第15-16页 |
2.2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2.3 股骨头坏死病理生理学 | 第17页 |
2.4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 | 第17页 |
2.5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 第17-19页 |
2.6 股骨头坏死分期及分型 | 第19-22页 |
3. 股骨头坏死修复手术治疗进展 | 第22-25页 |
3.1 髓芯减压(Core Decompression,CD) | 第22页 |
3.2 无血液供应的骨移植术 | 第22-23页 |
3.3 带血管骨块移植治疗技术 | 第23页 |
3.4 多孔钽棒治疗技术 | 第23页 |
3.5 屈曲截骨治疗技术 | 第23-24页 |
3.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第24页 |
3.7 保留股骨颈的假体全髋置换术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34页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1.3 病例选择 | 第25-26页 |
1.4 一般资料 | 第26-29页 |
1.5 手术方法 | 第29页 |
1.6 观察内容 | 第29-30页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2. 疗效评价方法 | 第30页 |
2.1 临床疗效评价 | 第30页 |
2.2 填写术前术后临床疗效观察表(见附表) | 第30页 |
3. 结果 | 第30-34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4-39页 |
影响股骨头坏死疗效及预后的因素 | 第34-39页 |
1. 年龄与性别因素 | 第34页 |
2. 股骨头坏死灶的位置因素 | 第34-36页 |
2.1 股骨头坏死分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 第34-35页 |
2.2 股骨头坏死分型对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 第35-36页 |
3. 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 | 第36页 |
4. 股骨头坏死两种保髋手术的治疗方法比较 | 第36-38页 |
4.1 股骨头减压 | 第36-37页 |
4.2 死骨清理、打压植骨 | 第37页 |
4.4 减少股骨头周围血运的破坏和行有效支撑 | 第37-38页 |
5. 中药对股骨头坏死术后的作用 | 第38-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54页 |
微创髓芯减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 | 第46-47页 |
典型病例 | 第47-49页 |
典型病例附图 | 第49-54页 |
股骨头坏死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