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生态学论文

典型循环农业系统碳循环与净增温潜势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1 农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有重要地位第14页
        1.1.2 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促进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3页
        1.2.1 农业废弃物产生现状和利用情况第15-16页
        1.2.2 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净温室效应研究进展第16-21页
        1.2.4 循环农业的定义、模式和评价研究进展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23-30页
    2.1 研究目标第23页
    2.2 研究方法第23页
    2.3 研究内容第23-24页
    2.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5 试验区概况第25-26页
    2.6 试验设计第26-27页
        2.6.1 农田试验设计第26-27页
        2.6.2 循环农业系统设计第27页
    2.7 农业系统净温室效应的评价方法第27-28页
    2.8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8-29页
        2.8.1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第28页
        2.8.2 土壤碳储量变化量及土壤碳组分测定第28-29页
    2.9 数据分析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30-44页
    3.1 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30-36页
        3.1.1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0-32页
        3.1.2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2页
        3.1.3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2-34页
        3.1.4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和增温潜势的影响第34-36页
    3.2 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因子分析第36-39页
    3.3 温室气体排放和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第39-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3.5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不同有机物料循环对农田系统净温室效应的影响第44-53页
    4.1 界定目标范围和系统边界第44页
    4.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44-46页
        4.2.1 农田种植系统数据来源第44-45页
        4.2.2 计算方法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4.3.1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室气体直接排放的温室效应第46-47页
        4.3.2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的影响第47页
        4.3.3 农资投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47-48页
        4.3.4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系统净温室效应的影响第48-49页
        4.3.5 讨论第49-51页
    4.4 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农牧循环与非循环系统净温室效应研究第53-64页
    5.1 界定目标范围和系统边界第53-55页
        5.1.1 农牧分离的非循环农业系统描述第53-54页
        5.1.2 农牧耦合的循环农业系统描述第54-55页
    5.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55-58页
        5.2.1 农田种植系统数据来源第55页
        5.2.2 生猪养殖系统数据来源第55-57页
        5.2.3 计算方法第57-5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5.3.1 农业循环和非循环系统的净温室效应分析第58-60页
        5.3.2 造成耦合与分离系统不同净温室气体排放值的过程及原因分析第60-61页
        5.3.3 讨论第61-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不同农业循环模式的净温室效应研究第64-75页
    6.1 界定目标范围和系统边界第64-67页
        6.1.1 农田内循环系统的描述第64-65页
        6.1.2 农牧循环系统的描述第65-66页
        6.1.3 农牧沼循环系统的描述第66-67页
    6.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67-69页
        6.2.1 农田种植系统数据来源第67页
        6.2.2 生猪养殖系统数据来源第67页
        6.2.3 沼气生产系统数据来源第67-68页
        6.2.4 计算方法第68-69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9-73页
        6.3.1 不同农业循环模式的净温室效应第69-70页
        6.3.2 造成农业循环模式净温室效应不同的过程及原因分析第70-72页
        6.3.3 讨论第72-73页
    6.4 小结第73-75页
第七章 不同规模农牧循环系统的净温室效应研究第75-86页
    7.1 界定目标范围和系统边界第75-76页
    7.2 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第76-77页
        7.2.1 数据来源第76-77页
        7.2.2 计算方法第77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77-85页
        7.3.1 中国生猪养殖及其规模发展状况第77-79页
        7.3.2 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第79页
        7.3.3 农田对接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系统的净温室效应第79-80页
        7.3.4 不同情景分析第80-83页
        7.3.5 讨论第83-85页
    7.4 小结第85-8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9页
    8.1 结论第86-87页
    8.2 创新点第87页
    8.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个人简介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腐植酸级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尿素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