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S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原因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 国内外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页 |
1.4.2 中国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4.3 越南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5 研究区域 | 第19-24页 |
1.5.1 越南芽庄(Nha Trang-Viet Nam) | 第19-20页 |
1.5.2 芽庄入境旅游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调查问卷 | 第24-31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2.1.1 旅游消费理论 | 第24-26页 |
2.1.2 旅游消费行为决策 | 第26-28页 |
2.1.3 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8页 |
2.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2.2.1 问卷设计流程 | 第28-29页 |
2.2.2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 第29页 |
2.2.3 调查问卷的目的 | 第29页 |
2.3 问卷调研 | 第29-31页 |
2.3.1 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2.3.2 调查问卷发放和收回情况 | 第30页 |
2.3.3 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中国旅游者赴越南芽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 第31-53页 |
3.1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第31-38页 |
3.1.1 地区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3.1.2 性别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3.1.3 年龄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3.1.4 受教育程度特征分析 | 第35页 |
3.1.5 职业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3.1.6 月收入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3.1.7 旅游者来游过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3.2 消费前决策行为分析 | 第38-43页 |
3.2.1 赴芽庄旅游动机分析 | 第38-39页 |
3.2.2 获取芽庄旅游信息分析 | 第39-40页 |
3.2.3 赴芽庄旅游组织形式分析 | 第40-41页 |
3.2.4 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3.3 体验中选择偏好分析 | 第43-49页 |
3.3.1 赴芽庄旅游组团形式偏好分析 | 第44-45页 |
3.3.2 停留时间偏好分析 | 第45-46页 |
3.3.3 赴芽庄旅游住宿偏好分析 | 第46-47页 |
3.3.4 赴芽庄旅游饮食偏好分析 | 第47-48页 |
3.3.5 本次旅游消费情况分析 | 第48页 |
3.3.6 本次旅游主要消费偏好分析 | 第48-49页 |
3.4 消费后评估分析 | 第49-51页 |
3.4.1 旅游项目价格满意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2 旅游项目质量满意度分析 | 第50-51页 |
3.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中国旅游者赴芽庄旅游人口特征和消费行为的差异分析 | 第53-82页 |
4.1 人口特征和旅游动机的差异分析 | 第53-59页 |
4.2 人口特征和获取旅游信息的差异分析 | 第59-64页 |
4.3 人口特征和饮食选择偏好的差异分析 | 第64-71页 |
4.4 人口特征和同伴选择偏好差异分析 | 第71-72页 |
4.5 人口特征和停留时间的差异分析 | 第72-75页 |
4.6 人口特征和住宿选择偏好差异分析 | 第75-78页 |
4.7 人口特征和计划消费差异分析 | 第78-80页 |
4.8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促进越南芽庄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82-86页 |
5.1 中国旅游者赴越南芽庄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 第82-83页 |
5.2 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83-86页 |
5.2.1 完善旅游业的管制 | 第83页 |
5.2.2 保护旅游环境 | 第83页 |
5.2.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第83-84页 |
5.2.4 加强芽庄旅游业的竞争能力 | 第84-85页 |
5.2.5 开发设计芽庄和其他省会的旅游线路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6-8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8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附录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