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生物滞留系统净化效果及渗透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生物滞留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生物滞留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生物滞留系统的渗透性能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生物滞留系统水质净化效果研究第21-31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2.1 试验装置第21-22页
        2.2.2 试验材料及设计方案第22-24页
        2.2.3 试验过程及测试方法第24-25页
        2.2.4 数据处理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2.3.1 生物滞留系统对COD去除效果第25-26页
        2.3.2 生物滞留系统对NH_3-N去除效果第26-27页
        2.3.3 生物滞留系统对TN去除效果第27-28页
        2.3.4 生物滞留系统对TP去除效果第28-29页
        2.3.5 影响因素与净化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生物滞留系统渗透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3.2.1 试验装置第31页
        3.2.2 试验材料及设计方案第31页
        3.2.3 试验过程及测试方法第31-33页
        3.2.4 数据处理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3.3.1 填料配比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3.2 植物种类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3.3 悬浮颗粒物浓度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3.3.4 降雨强度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3.5 影响因素与渗透性能的统计分析第37-40页
        3.3.6 生物滞留系统内填料颗粒组成变化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通气对生物滞留系统渗透性能优化研究第43-56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4.2.1 试验装置第43-44页
        4.2.2 试验进水第44-45页
        4.2.3 试验内容及过程第45页
        4.2.4 试验测试方法第45-46页
        4.2.5 数据处理第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4.3.1 通气方式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46-49页
        4.3.2 通气量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4.3.3 通气点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建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核小球藻膜去除Cd(Ⅱ)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cvm的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以赣江流域南昌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