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品产生的条件——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 | 第14-17页 |
2.1 艺术品的本质 | 第14-16页 |
2.2 艺术品的产生 | 第16-17页 |
2.3 小结 | 第17页 |
第三章 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与中国元素 | 第17-33页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期 | 第18-21页 |
3.1.1 巫术与图腾 | 第18-19页 |
3.1.2 彩陶艺术 | 第19页 |
3.1.3 青铜艺术 | 第19-21页 |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期 | 第21-33页 |
3.2.1 儒道思想与实践理性 | 第21-23页 |
3.2.2 浪漫诗篇与画像石、画像砖 | 第23-25页 |
3.2.3 佛教与敦煌艺术 | 第25-27页 |
3.2.4 山水鼎盛 | 第27-30页 |
3.2.5 明清戏曲、小说 | 第30-32页 |
3.2.6 民国时期的艺术 | 第32-33页 |
3.3 小结 | 第33页 |
第四章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艺术学的发展 | 第33-37页 |
4.1 中华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 第33-36页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艺术学的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中国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发展与问题 | 第37-43页 |
5.1 中国广告设计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5.1.1 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38-39页 |
5.1.2 中国广告设计的时代特征 | 第39-41页 |
5.2 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5.2.1 中国元素符号运用表面化 | 第41-42页 |
5.2.2 广告创意方面缺乏深度 | 第42页 |
5.2.3 表现手法不够成熟,尚未形成主要的设计风格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广告设计的努力方向与优秀设计例证 | 第43-50页 |
6.1 广告设计的努力方向 | 第43-45页 |
6.2 优秀设计例证 | 第45-50页 |
6.2.1 优秀招贴设计 | 第45-48页 |
6.2.2 国内外优秀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系列 | 第48-50页 |
第七章 中国元素创新原则与方法 | 第50-65页 |
7.1 创新原则 | 第50-53页 |
7.1.1 追根溯源 | 第50-51页 |
7.1.2 中国元素的创新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指导 | 第51-53页 |
7.2 创新方法 | 第53-65页 |
7.2.1 内容题材创新 | 第53-56页 |
7.2.2 形式创新 | 第56-59页 |
7.2.3 材料创新 | 第59-61页 |
7.2.4 章法创新 | 第61-6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