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一、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应然内涵第13-14页
二、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现状第14-21页
    (一) 样本的选择与分析方法第14页
    (二) 样本所反映出目前司法认定倾向第14-21页
三、司法实践中认定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一) 用实际未归还的结果来证明“明知”无偿还能力第21-22页
    (二) 行为认定与主观目的认定混为一谈第22-23页
    (三) 不界定“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节点第23-24页
    (四) 将资金用途进行狭义认定第24-26页
四、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依据审视第26-36页
    (一) “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条件不断扩张第27-29页
    (二) 现有依据中部分条款与刑法理论不相符合第29-32页
    (三) 现有认定依据无法完全排除合理怀疑第32-36页
五、解决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问题的建议第36-45页
    (一) 严格解释把握占有内涵,防止司法不当扩张第36页
    (二) 改变单纯结果认定模式,关注“资不抵债”客观情况第36-37页
    (三) 将诈骗行为认定与主观目的认定区分开来第37-38页
    (四) 遵循主客观统一原则,明晰“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节点第38-39页
    (五) 完善用于生产经营条款第39-40页
    (六) 弥补现有认定方法缺陷,增加否定性推理标准第40-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贪污受贿犯罪数额加情节设定的立法意旨和司法适用
下一篇: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迫”救济路径的检视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