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之概述 | 第9-13页 |
2.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概念 | 第9-10页 |
2.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特征 | 第10-13页 |
2.2.1 侵犯行为具有违法性 | 第10-11页 |
2.2.2 侵犯行为具有多样性 | 第11-13页 |
第3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之实然解读 | 第13-22页 |
3.1 非法获取型行为之厘析 | 第13-18页 |
3.1.1 非法获取的概念 | 第13-14页 |
3.1.2 非法获取的具体表现 | 第14-18页 |
3.2 非法提供型行为之厘析 | 第18-22页 |
3.2.1 非法提供的概念 | 第18-20页 |
3.2.2 非法提供的具体表现 | 第20-22页 |
第4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之应然分析 | 第22-35页 |
4.1 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概念 | 第23-25页 |
4.1.1 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界定 | 第23-24页 |
4.1.2 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特征 | 第24-25页 |
4.2 规制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必要性 | 第25-30页 |
4.2.1 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具有法益侵犯性 | 第25-27页 |
4.2.2 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应被独立规制 | 第27-28页 |
4.2.3 非刑法保护手段具有局限性 | 第28-30页 |
4.3 规制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4.3.1 与实然行为具有同质性 | 第30页 |
4.3.2 与其他关联法律相协调 | 第30-31页 |
4.3.3 可借鉴域外立法经验 | 第31-32页 |
4.4 规制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遵循刑法解释用尽原则 | 第32-35页 |
4.4.1 不可被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解释 | 第32-33页 |
4.4.2 不可被刑法其他罪名所解释 | 第33-35页 |
第5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法完善 | 第35-38页 |
5.1 规制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立法模式 | 第35-36页 |
5.2 规制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具体设置 | 第36-38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