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义齿学论文

D-缬氨酸对牙周及种植体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文中常用缩写中英文对照第15-16页
第1章 引言第16-22页
    1.1 种植体表面特点、牙菌斑生物膜及临床上控制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第16-17页
    1.2 生物膜的形成、结构及耐药机制第17-18页
    1.3 D-氨基酸的发现及D-氨基酸对各种细菌及生物膜的影响第18-21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第21-22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22-27页
    2.1 材料第22页
    2.2 仪器第22-23页
    2.3 方法第23-27页
        2.3.1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复苏和培养第23页
        2.3.2 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3页
        2.3.3 形成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菌液浓度的确定第23-24页
        2.3.4 不同浓度D-缬氨酸对P.g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第24-25页
        2.3.5 不同浓度D-缬氨酸作用下P.g生物膜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第25-26页
        2.3.6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第3章 结果第27-39页
    3.1 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曲线第27页
    3.2 不同细菌浓度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g ATCC 33277生物膜形态的荧光显微观察第27-29页
    3.3 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D-缬氨酸对P.g ATCC 33277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第29-31页
    3.4 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浓度D-缬氨酸对P.g ATCC 33277生物膜胞外多糖的影响第31-33页
    3.5 不同浓度D-缬氨酸作用下P.g ATCC 33277生物膜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第33-39页
第4章 讨论第39-45页
    4.1 形成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菌液浓度第40页
    4.2 D-氨基酸对细菌生物膜的影响第40-42页
    4.3 D-氨基酸对细菌形态的影响第42-45页
第5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4页
导师简介第54-5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树脂老化时间及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
下一篇:IL18对舌癌细胞CRL1623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