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

树脂老化时间及硅烷偶联剂对金属托槽粘结强度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13-1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2.1 主要实验材料第15页
    2.2 仪器与设备第15-17页
    2.3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3.1 光固化树脂样本的制作及剪切、拉伸夹具的制作第17页
        2.3.2 人工唾液的配制第17-18页
        2.3.3 实验分组第18页
    2.4 树脂样本的表面处理方式第18页
    2.5 托槽的粘接第18-19页
    2.6 水浴第19页
    2.7 粘接强度的测试第19-21页
        2.7.1 剪切强度测试第19页
        2.7.2 拉伸强度测试第19-21页
    2.8 粘接剂残留指数(ARI)记分及树脂表面破损情况第21页
    2.9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树脂表面的微观形态第21-22页
第3章 结果第22-42页
    3.1 不同老化时间树脂对加载剪切力去粘接后各指标的影响第22-28页
        3.1.1 33%磷酸+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老化树脂组抗剪切强度比较第22-24页
        3.1.2 33%磷酸+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ARI记分和树脂表面破损情况比较第24-25页
        3.1.3 33%磷酸表面处理的老化树脂组抗剪切强度比较第25-27页
        3.1.4 33%磷酸表面处理ARI记分和树脂表面破损情况比较第27-28页
    3.2 不同老化时间树脂对加载拉伸力去粘接后各指标的影响第28-35页
        3.2.1 33%磷酸+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老化树脂组抗拉伸强度比较第28-30页
        3.2.2 33%磷酸+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ARI记分比较和树脂表面破损情况第30-32页
        3.2.3 33%磷酸表面处理的老化树脂组抗拉伸强度比较第32-33页
        3.2.4 33%磷酸表面处理ARI记分比较和树脂表面破损情况第33-35页
    3.3 硅烷偶联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5-37页
        3.3.1 硅烷偶联剂对老化树脂与金属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2 硅烷偶联剂对机械强度测试后各老化树脂表面ARI及表面破损情况的影响第36-37页
    3.4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老化时间树脂表面的微观形态第37-42页
第4章 讨论第42-46页
全文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前房对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
下一篇:D-缬氨酸对牙周及种植体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