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1 关于中央苏区动员问题的宏观研究第13页
        1.2.2 中央苏区动员内容研究第13页
        1.2.3 动员个案研究第13-14页
    1.3 关于“财政动员”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背景第16-35页
    2.1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必要性第16-25页
        2.1.1 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第16-18页
        2.1.2 开展反“围剿”斗争第18-20页
        2.1.3 解放贫苦大众第20-23页
        2.1.4 建设工农红军政权第23-25页
    2.2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可能性第25-35页
        2.2.1 土地革命顺利开展第25-26页
        2.2.2 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第26-28页
        2.2.3 金融体系开始构建第28-29页
        2.2.4 财政体制初步建立第29-33页
        2.2.5 群众革命热情迅速高涨第33-35页
3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类型和实施第35-56页
    3.1 财政动员的类型第35-48页
        3.1.1 普及型财政动员第35-40页
            3.1.1.1 增加税收动员第35-38页
            3.1.1.2 农业生产动员第38-39页
            3.1.1.3 筹集物资动员第39-40页
        3.1.2 组织型财政动员第40-48页
            3.1.2.1 发动筹款第41-44页
            3.1.2.2 发行公债第44-45页
            3.1.2.3 查田运动第45-47页
            3.1.2.4 节省运动第47-48页
    3.2 财政动员的实施第48-56页
        3.2.1 动员的组织与职责第49-50页
        3.2.2 动员的平台与载体第50-51页
        3.2.3 动员的方式与方法第51-56页
4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实践的影响第56-65页
    4.1 积极作用第56-60页
        4.1.1 促进了苏区财政建设和经济发展。第56-57页
        4.1.2 维持了苏区革命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第57-59页
        4.1.3 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民众参政意识第59-60页
    4.2 消极影响第60-65页
        4.2.1 战时性财政动员,加重了群众负担第60-62页
        4.2.2 财政动员受“左倾”路线干扰,影响了经济发展第62-64页
        4.2.3 执行财政动员政策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苏区政府的形象第64-65页
5 中央苏区财政动员的意义和启示第65-73页
    5.1 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65-66页
    5.2 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第66-68页
    5.3 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研究提供了拓展空间第68-70页
    5.4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储备了精神财富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金融企业党建问题研究--以交通银行党建工作为例
下一篇:新时代增强党员意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