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砂引草内生菌多样性及一株内生菌Alternaria sp. P8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盐生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第12-14页
        1.1.1 盐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第12-13页
        1.1.2 盐生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第13-14页
        1.1.3 盐生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第14页
    1.2 盐生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的生理学意义第14页
    1.3 盐生植物内生菌的生态学意义第14-15页
    1.4 盐生植物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第15-16页
    1.5 盐生植物内生菌应用前景与问题第16页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砂引草内生菌分离及多样性分析第17-33页
    2.1 砂引草内生菌分离第17-23页
        2.1.1 供试材料第17页
        2.1.2 方法第17-19页
        2.1.3 结果第19-23页
    2.2 砂引草内生细菌高通量测序第23-30页
        2.2.1 供试材料第23-24页
        2.2.2 方法第24页
        2.2.3 结果第24-30页
    2.3 讨论第30-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砂引草内生菌抑菌活性测定第33-42页
    3.1 砂引草内生细菌抑菌活性测定第33-35页
        3.1.1 材料第33页
        3.1.2 方法第33页
        3.1.3 结果第33-35页
    3.2 砂引草内生真菌粗提物抑菌活性测定第35-40页
        3.2.1 材料第35页
        3.2.2 方法第35-36页
        3.2.3 结果第36-40页
    3.3 讨论第40-41页
    3.4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一株真菌Alternariasp.P8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第42-51页
    4.1 材料第42页
        4.1.1 供试材料第42页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2页
    4.2 方法第42-44页
        4.2.1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第42-43页
        4.2.2 次级代谢产物活性测定第43-44页
    4.3 结果第44-50页
        4.3.1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第44-48页
        4.3.2 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测定第48-50页
    4.4 讨论第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Rhg1位点上抗大豆胞囊线虫相关基因GmAAT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农田景观组成对小麦、棉花捕食性天敌—害虫定性食物网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