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疫霉属卵菌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2页 |
1.2 疫霉属卵菌的侵染和防治 | 第12-13页 |
1.2.1 疫霉属卵菌的侵染周期和发生规律 | 第12-13页 |
1.2.2 疫霉属卵菌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第13页 |
1.3 疫霉属卵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16页 |
1.3.1 田间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疫霉属卵菌 | 第14-15页 |
1.3.2 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的疫霉属卵菌 | 第15-16页 |
1.4 疫霉属卵菌的遗传变异及环境适应机制研究 | 第16-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倍性水平鉴定及其与生殖方式间关系的分析 | 第19-20页 |
2.1.1 微卫星标记分析 | 第19页 |
2.1.2 重测序及SNP位点挖掘 | 第19-20页 |
2.1.3 流式细胞技术 | 第20页 |
2.1.4 显微镜下染色体计数 | 第20页 |
2.2 倍性水平与遗传变异度间关系及倍性水平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20-24页 |
2.2.1 遗传变异能力分析 | 第21页 |
2.2.2 胁迫处理实验及重测序 | 第21页 |
2.2.3 生物信息学做单体型分型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37页 |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3.1.1 倍性水平鉴定及其与生殖方式间关系的结果 | 第24-29页 |
3.1.2 倍性水平与遗传变异度间关系及倍性水平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 | 第29-36页 |
3.2 讨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