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2-34页 |
| ·移动商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 第12-18页 |
| ·移动商务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4页 |
| ·移动商务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 ·3G 环境下移动商务的内涵及特征 | 第18-21页 |
| ·3G 的概念 | 第18-19页 |
| ·3G 环境下移动商务的内涵 | 第19页 |
| ·3G 环境下移动商务的特征 | 第19-21页 |
| ·3G 环境下移动商务应用的分类 | 第21-25页 |
| ·技术接受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5-27页 |
|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7-30页 |
| ·网络外部性 | 第30-32页 |
| ·研究述评 | 第32-34页 |
| 第3章 3G 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的提出 | 第34-44页 |
| ·3G 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提出的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 ·3G 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 第35-39页 |
|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模型变量定义 | 第36-39页 |
| ·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 第39-44页 |
| 第4章 研究方法设计 | 第44-54页 |
| ·总体设计思路 | 第44页 |
| ·变量测度 | 第44-50页 |
| ·社会规范的测度 | 第45页 |
| ·感知性能的测度 | 第45-46页 |
| ·感知用户数量的测度 | 第46页 |
| ·移动便利性的测度 | 第46-47页 |
| ·感知有用性的测度 | 第47页 |
| ·感知易用性的测度 | 第47-48页 |
| ·感知成本的测度 | 第48页 |
| ·感知风险的测度 | 第48-49页 |
| ·态度的测度 | 第49-50页 |
| ·使用意向的测度 | 第50页 |
| ·初始问卷修改 | 第50页 |
| ·样本数据获取 | 第50-51页 |
|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 第51-54页 |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54-66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 ·基本统计信息分析 | 第54页 |
| ·样本对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概述 | 第54-55页 |
|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 第55-58页 |
| ·信度分析 | 第55-56页 |
| ·效度分析 | 第56-58页 |
| ·假设验证 | 第58-62页 |
| ·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 ·数据方差分析 | 第60-62页 |
|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及总结 | 第62-64页 |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 ·验证结果总结 | 第63-64页 |
| ·运营商营销建议 | 第64-66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 ·创新点 | 第66-67页 |
| ·学术创新点 | 第66页 |
| ·营销创新点 | 第66-67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摘要 | 第76-77页 |
| Abstract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