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3.2 调查研究法 | 第12页 |
1.3.3 对比分析法 | 第12-13页 |
1.3.4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 | 第13页 |
1.3.5 遥感影像处理过程 | 第13-15页 |
1.3.6 研究遥感影像成果分析及建议 | 第15-16页 |
1.3.7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国内外关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 | 第17-19页 |
1.4.1 西方国家关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 | 第17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国内外城镇绿化案例借鉴及经验 | 第19-21页 |
1.5.1 国外城镇绿化案例借鉴及经验 | 第19页 |
1.5.2 国内城镇绿化案例借鉴及经验 | 第19-21页 |
2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相关理论概念 | 第21-25页 |
2.1 小城镇与城镇 | 第21页 |
2.2 小城镇绿地 | 第21页 |
2.3 小城镇绿地系统 | 第21页 |
2.4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 | 第21-22页 |
2.4.1 改善和保护的功能 | 第21-22页 |
2.4.2 休闲娱乐功能 | 第22页 |
2.4.3 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 第22页 |
2.4.4 城镇面貌展示 | 第22页 |
2.5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 第22-23页 |
2.6 小城镇绿地系统分类 | 第23页 |
2.7 RS和GIS在城镇绿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2.7.1 RS在城镇绿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7.2 GIS在城镇绿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7.3 RS与GIS在城镇绿地系统的集成运用 | 第24-25页 |
3 白音察干镇基本概况及绿地建设状况 | 第25-29页 |
3.1 区位概况 | 第25-26页 |
3.2 地形地貌 | 第26页 |
3.3 气候条件 | 第26页 |
3.4 水文条件 | 第26页 |
3.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7页 |
3.6 历史文化背景 | 第27页 |
3.7 绿地现状与分析 | 第27-29页 |
4 白音察干镇绿地系统时空演变特征 | 第29-36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4.2 遥感影像的选取 | 第29-30页 |
4.3 白音察干镇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4.3.1 2005 年白音察干镇绿地系统分析情况 | 第30-31页 |
4.3.2 2015 年白音察干镇绿地系统分析情况 | 第31页 |
4.3.3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的分类 | 第31-32页 |
4.4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时间变化对比 | 第32-33页 |
4.5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空间变化对比 | 第33-36页 |
5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时空变化对生态环境的优化分析 | 第36-39页 |
5.1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时空变化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分析 | 第37页 |
5.2 白音察干镇绿地斑块时空变化对局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分析 | 第37-39页 |
6 白音察干镇绿地系统优化建议 | 第39-43页 |
6.1 城镇绿地系统优化原则 | 第39-40页 |
6.1.1 生态功能优先,多功能协调发展。 | 第39页 |
6.1.2 因地制宜,体现多样性原则 | 第39页 |
6.1.3 环境敏感区优先发展原则 | 第39页 |
6.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9-40页 |
6.2 城镇绿地系统优化建议 | 第40-41页 |
6.2.1 “一轴” | 第40-41页 |
6.2.2 “一带” | 第41页 |
6.2.3 “多点” | 第41页 |
6.3 城镇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41-43页 |
6.3.1 提高居民城镇绿地保护意识 | 第41页 |
6.3.2 加强城镇绿地保护力度 | 第41-43页 |
7 结论与创新 | 第43-44页 |
7.1 结论 | 第43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