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基于换热器面积的多联式热泵机组性能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6页
        1.1.1 多联式热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9-12页
        1.1.2 多联式热泵的技术发展及分类第12-14页
        1.1.3 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的优点第14-16页
    1.2 多联式热泵机组能效评价指标第16-20页
        1.2.1 部分符合能效系数(IPLV)的发展历史第16-18页
        1.2.2 部分符合能效系数(IPLV)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3 季节能效比(SEER)的发展历史第19页
        1.2.4 季节能效比(SEER)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1页
第2章 蒸汽压缩循环性能分析与数学模型建立第21-40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蒸汽压缩热泵循环的工作原理第21-25页
    2.3 蒸汽压缩热泵循环传热部件热力学描述第25-27页
    2.4 蒸汽压缩循环的热力学模型第27-33页
    2.5 压缩循环模型的实验数据验证第33-39页
        2.5.1 实验方法概述第33-34页
        2.5.2 焓差法测试原理及仪器选择第34-36页
        2.5.3 数据对比及偏差分析第36-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多联式热泵系统 IPLV 优化第40-51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IPLV 设计方程第40-44页
    3.3 IPLV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3.3.1 IPLV 随换热器面积比变化的优化模型第44-45页
        3.3.2 IPLV 随室内侧换热器面积变化的优化模型第45页
    3.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3.4.1 换热面积比对 IPLV 的影响规律第46-47页
        3.4.2 室内侧换热器面积对 IPLV 的影响规律第47-50页
    3.5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多联式热泵系统 SEER 优化第51-6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SEER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1-54页
    4.3 引入计算温区第54-56页
    4.4 SEER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4.4.1 SEER 随换热器面积比变化的优化模型第57页
        4.4.2 SEER 随室内侧换热器面积变化的优化模型第57-58页
    4.5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4.5.1 换热面积比对 SEER 的影响规律第58-61页
        4.5.2 室内侧换热器面积对 SEER 的影响规律第61-63页
    4.6 两种评价标准之间的比较分析第63-67页
        4.6.1 SEER 与 IPLV 的概念及其相似性第63-65页
        4.6.2 SEER 与 IPLV 的差异性与适用范围第65-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总结第68-70页
    5.1 总结第68-69页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树脂加固剪力墙耐火性能及再加强措施研究
下一篇:基于链路持续时间控制的VANET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