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新村景观规划研究--以三台县鹤林村新村规划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第10页
        1.1.2 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第10-11页
        1.1.3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如火如荼第11页
        1.1.4 乡村旅游的兴起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3-16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6 创新点第22-23页
2 新村景观规划相关理论概述第23-34页
    2.1 相关概念阐述第23-26页
        2.1.1 概念界定第23-24页
        2.1.2 新农村景观的构成第24-25页
        2.1.3 城市景观与新村景观的异同第25-26页
    2.2 相关理论研究第26-34页
        2.2.1 景观生态学第26-27页
        2.2.2 生态美学理论第27页
        2.2.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第27-34页
3 新村景观规划现状及问题研究第34-43页
    3.1 新村景观建设现状第34-38页
        3.1.1 土地浪费严重,乡村特色消失第34-35页
        3.1.2 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生态破坏严重第35-36页
        3.1.3 公共设施缺乏,无法满足村民需要第36-37页
        3.1.4 资金投入不足,阻碍乡村景观发展第37-38页
    3.2 新村景观建设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第38-43页
        3.2.1 社会生态问题第38-41页
        3.2.2 经济生态问题第41-42页
        3.2.3 自然生态问题第42-43页
4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新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第43-72页
    4.1 新村景观要素分析第43-65页
        4.1.1 建筑景观要素第43-48页
        4.1.2 庭院景观要素第48-55页
        4.1.3 道路、河道景观要素第55-58页
        4.1.4 农业景观要素第58-65页
    4.2 新村景观规划中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引入第65-66页
        4.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新村景观规划的指引第65-66页
        4.2.2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新村景观规划中的表达第66页
    4.3 新村景观规划对策研究第66-72页
        4.3.1 新村景观规划的目标第67-68页
        4.3.2 新村景观规划的原则第68-69页
        4.3.3 新村景观规划方法第69-72页
5 三台县新村景观规划案例第72-96页
    5.1 三台县鹤林村现状概况第72-77页
        5.1.1 区位条件第72-73页
        5.1.2 自然生态条件第73-74页
        5.1.3 社会生态现状第74-76页
        5.1.4 经济生态现状第76-77页
    5.2 景观规划理念、原则、指导思想第77-79页
        5.2.1 规划理念第77-78页
        5.2.2 设计原则第78页
        5.2.3 指导思想第78-79页
    5.3 鹤林村景观规划设计第79-96页
        5.3.1 鹤林村景观总体布局第79-80页
        5.3.2 建筑造型及风格第80-82页
        5.3.3 庭院景观规划设计第82-85页
        5.3.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第85-89页
        5.3.5 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第89-93页
        5.3.6 生态农家乐景观设计第93-94页
        5.3.7 休闲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第94-9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6.1 研究结论第9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景村融合”模式下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度假区为例
下一篇:高烈度区边坡支护结构位移控制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