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植物学论文

不同培养方式对纤细裸藻生长及代谢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微藻应用研究第15-16页
        1.1.1 微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第15页
        1.1.2 微藻在医药中的应用第15页
        1.1.3 微藻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1.2 微藻无菌化研究第16-17页
        1.2.1 物理方法第16-17页
        1.2.2 化学方法第17页
    1.3 微藻培养方式的研究第17-18页
    1.4 藻类转录组学研究第18页
    1.5 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第18-20页
        1.5.1 纤细裸藻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第18-20页
        1.5.2 纤细裸藻的应用第20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纤细裸藻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第22-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藻种和培养基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3页
        2.1.3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1.4 数据处理第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2.1 遗传霉素 G418 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 a 含量的影响第24-26页
        2.2.2 青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26-27页
        2.2.3 土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27-29页
        2.2.4 链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2.3.1 纤细裸藻对遗传霉素的敏感性第30页
        2.3.2 纤细裸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第30-31页
        2.3.3 纤细裸藻对土霉素的敏感性第31页
        2.3.4 纤细裸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第31页
    2.4 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四种培养方式对纤细裸藻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第32-5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3.1.1 藻种和培养基第32页
        3.1.2 培养方法第32-33页
        3.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3-34页
        3.1.4 实验方法第34-37页
        3.1.5 数据处理第3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3.2.1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细胞密度的变化第37-38页
        3.2.2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第38-40页
        3.2.3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脂肪酸含量变化第40-43页
        3.2.4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氨基酸含量变化第43-44页
        3.2.5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超微结构变化第44-47页
    3.3 讨论第47-49页
        3.3.1 培养模式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第47页
        3.3.2 培养模式对色素的影响第47-48页
        3.3.3 培养模式对脂肪酸的影响第48页
        3.3.4 培养模式对氨基酸的影响第48页
        3.3.5 培养模式对纤细裸藻超微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3.4 结论第49-50页
第四章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转录组分析第50-6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4.1.1 藻种和培养基第50页
        4.1.2 培养方法第50页
        4.1.3 实验方法第50-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65页
        4.2.1 测序数据统计第51-52页
        4.2.2 转录本拼接与注释第52-56页
        4.2.3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第56-62页
        4.2.4 不同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光合作用通路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第62-65页
    4.3 讨论第65-67页
        4.3.1 转录组序列组装第65页
        4.3.2 基因功能注释第65页
        4.3.3 光合作用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65-67页
    4.4 结论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68-69页
    5.1 主要结论第68页
    5.2 创新点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第79-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芽孢杆菌的简易扩培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广东省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