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一部分 携带bla_(KPC-2)基因耐药菌株在一附院流行传播现状及耐药分析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1.材料 | 第18-20页 |
1.1 菌株标本收集 | 第1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1.4 试剂配方方法 | 第19-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1 bla_(KPC-2)基因的筛查 | 第20页 |
2.2 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20页 |
2.3 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选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5页 |
1.bla_(KPC-2)基因筛查结果 | 第21-22页 |
2.bla_(KPC-2)阳性菌株临床分布及标本来源 | 第22-23页 |
3.bla_(KPC-2)基因阳性菌株药敏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4.碳青霉烯酶表型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我院59株携带bla_(KPC-2)基因肺炎克雷伯杆菌同源性分析及bla_(KPC-2)基因传播性研究 | 第27-43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36页 |
1.材料 | 第27-30页 |
1.1 菌株来源 | 第27-2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第28-30页 |
2.研究方法 | 第30-36页 |
2.1 bla_(KPC-2)肺炎克雷伯杆菌ERIC-PCR同源性分析 | 第30页 |
2.2 bla_(KPC-2)菌株S1核酸酶-PFGE质粒分析 | 第30-33页 |
2.3 质粒southernblot杂交 | 第33-35页 |
2.4 接合试验 | 第35-36页 |
结果 | 第36-40页 |
1.bla_(KPC-2)肺炎克雷伯杆菌ERIC-PCR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2.S1核酸酶-PFGE结果 | 第37-39页 |
3.bla_(KPC-2)基因S1核酸酶-PFGE-Southernblot定位结果 | 第39页 |
4.bla_(KPC-2)基因菌株与大肠埃希菌J53接合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三部分 bla_(KPC-2)基因质粒基因环境研究 | 第43-51页 |
引言 | 第4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3-46页 |
1.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1.1 菌株来源 | 第43页 |
1.2 试剂与设备 | 第43-44页 |
2.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2.1 .文库构建和测序: | 第44-45页 |
2.2 高通量测序 | 第45页 |
2.3 .Solexa数据拼装及质粒图构建 | 第45页 |
2.4 .基因功能注释 | 第45页 |
2.5 .比较基因组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果 | 第46-51页 |
1.Solexa 数据结果 | 第46页 |
2 个样本 solexa 测序后,具体碱基质量分布见表 1 | 第46页 |
3.质粒基因注释结果 | 第46-48页 |
4.质粒基因组比较 | 第48-51页 |
4.1 .测序样本30388和28784bla_(KPC-2)质粒比较 | 第48页 |
4.2 .两株样本质粒与CP025468.1和CP026584.1比较 | 第48-49页 |
4.3 .两株样本质粒与MF133495.1,MF168403.1,MF168405.1比较 | 第49页 |
4.4 .两株样本质粒MF168404.1相比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综述 | 第60-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