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卫生调查与统计论文

人体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衰老指标体系及量表构建和衰老测量实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衰老概念及其特点第13-14页
    1.3 衰老评价第14-16页
        1.3.1 生物学年龄第14-15页
        1.3.2 虚弱指数第15页
        1.3.3 与衰老相关的量表第15-16页
    1.4 衰老评价趋势与展望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8页
    2.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2.1.1 搜集、分析、梳理国内外人体衰老相关指标和信息第17页
        2.1.2 筛选条目建立人体衰老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量表第17页
        2.1.3 确定指标的权重和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第17页
        2.1.4 提出不同年龄组人群衰老度标准化分值参数、衰老度判断工具表第17-18页
    2.2 确定研究对象第18页
        2.2.1 对象纳入标准第18页
        2.2.2 样本含量第18页
    2.3 研究方法第18-27页
        2.3.1 文献研究法第18-19页
        2.3.2 专家意见征询法第19页
        2.3.3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第19-23页
        2.3.4 量表信效度评价方法第23-24页
        2.3.5 PPSHAS量表的人体衰老度现场测量第24-26页
        2.3.6 衰老度评估研究技术流程第26-27页
    2.4 统计分析与质量控制第27-28页
第3章 结果第28-66页
    3.1 文献搜寻与获取情况第28-30页
    3.2 人体衰老及其指标(条目)采集和初筛第30-32页
        3.2.1 条目池构建第30页
        3.2.2 条目初筛及其释义第30-31页
        3.2.3 条目的进一步论证和提炼第31-32页
    3.3 衰老指标(条目)确定和量表构建第32-51页
        3.3.1 指标体系(条目)的确定第32-38页
        3.3.2 量表各层指标权重分配第38-45页
        3.3.3 PPSHAS量表的信、效度分析第45-51页
    3.4 不同年龄段人群衰老度标准化分值(参数)建立第51-61页
        3.4.1 被测对象的基本情况第51-53页
        3.4.2 被测对象各年龄段、各维度衰老度标准化分值的分布性质判断.第53-56页
        3.4.3 不同年龄段被测对象衰老度分值(参数)分布第56-58页
        3.4.4 衰老度标准化分值与年龄的相关分析第58-60页
        3.4.5 不同维度间分值及其与总分值的相关性第60-61页
    3.5 制作与量表应用配套的衰老判断工具表第61-64页
    3.6 人体衰老度判断工具表应用举例第64-66页
第4章 讨论第66-72页
    4.1 关于人体衰老条目搜集、筛选和确定第66-67页
    4.2 关于三维人体衰老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第67-70页
        4.2.1 权重分配和量表编制第67-69页
        4.2.2 量表的信效度评价第69-70页
    4.3 实证研究和应用价值第70-7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结论第72页
    5.2 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附录一第80-88页
附录二第88-91页
附录三第9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综述 人体衰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第96-102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某区公立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研究
下一篇:贵州省基层卫生人员医疗风险知识及行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