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4页 |
1.1.1 臭氧污染概述 | 第8-11页 |
1.1.2 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1-12页 |
1.1.3 室内臭氧概述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7 研究路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2.1 臭氧室内散发源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2.3 室内外臭氧浓度分布的文献综述 | 第21页 |
2.4 室内外臭氧传播计算机模拟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室内臭氧源散发机理与特性研究 | 第24-34页 |
3.1 室内臭氧源散发理论概述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概述 | 第24-25页 |
3.2.1 文献结果总结与分析 | 第24页 |
3.2.2 问卷调研 | 第24-25页 |
3.3 室内臭氧源散发能力 | 第25-28页 |
3.3.1 室内臭氧源测量实验方法总结 | 第25页 |
3.3.2 室内臭氧源散发机理 | 第25-26页 |
3.3.2.1 光化学法 | 第26页 |
3.3.2.2 电晕放电法 | 第26页 |
3.3.3 室内臭氧源散发特性 | 第26-28页 |
3.4 室内臭氧源散发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4.1 环境湿度与温度 | 第28-29页 |
3.4.2 设备设计和日常使用 | 第29-30页 |
3.5 常见室内臭氧源调研结果 | 第30-32页 |
3.5.1 室内臭氧散发源设备 | 第30-31页 |
3.5.2 空气净化器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机理与特性研究 | 第34-54页 |
4.1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理论概述 | 第34页 |
4.2 研究方法概述 | 第34-35页 |
4.2.1 文献结果总结与分析 | 第34-35页 |
4.2.2 问卷调研 | 第35页 |
4.3 常见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能力 | 第35-44页 |
4.3.1 材料表面臭氧去除能力实验方法总结 | 第35-40页 |
4.3.2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机理 | 第40-41页 |
4.3.3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特性 | 第41-44页 |
4.4 室内建筑材料表面臭氧去除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9页 |
4.4.1 臭氧浓度 | 第44-45页 |
4.4.2 空气流动情况 | 第45-47页 |
4.4.3 环境湿度与温度 | 第47-48页 |
4.4.4 建筑内人的活动 | 第48-49页 |
4.5 常见室内建筑材料调研结果 | 第49-51页 |
4.5.1 地板材料 | 第49-50页 |
4.5.2 墙面材料 | 第50-51页 |
4.5.3 天花板材料 | 第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五章 室内外臭氧传播与分布研究 | 第54-72页 |
5.1 室内外臭氧传播与分布理论概述 | 第54页 |
5.2 实验设计概述 | 第54-58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8-69页 |
5.3.1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5.3.2 数据分析结果 | 第59-69页 |
5.3.2.1 关窗与开窗状态下的室内换气量与臭氧浓度 | 第59-63页 |
5.3.2.2 关窗与开窗状态下的臭氧I/O比 | 第63-64页 |
5.3.2.3 臭氧I/O比与房间通风换气量的关系 | 第64-65页 |
5.3.2.4 臭氧I/O比与房间面积体积比的关系 | 第65-67页 |
5.3.2.5 臭氧室内材料表面去除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六章 室内外臭氧传播计算机模拟研究 | 第72-86页 |
6.1 室内外臭氧传播计算机模拟理论概述 | 第72页 |
6.2 模拟方法概述 | 第72-80页 |
6.2.1 单区域模拟 | 第72-75页 |
6.2.1.1 单区域模型 | 第72页 |
6.2.1.2 材料表面臭氧沉降数据库 | 第72-73页 |
6.2.1.3 模拟软件开发 | 第73-75页 |
6.2.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 第75-80页 |
6.2.2.1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76-77页 |
6.2.2.2 计算条件设定 | 第77-79页 |
6.2.2.3 臭氧表面沉降设定 | 第79-80页 |
6.3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0-85页 |
6.3.1 单区域模拟 | 第80-82页 |
6.3.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 第82-8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98-100页 |
附录一 《南京市室内臭氧污染来源调研》调查问卷 | 第100-102页 |
附录二 室内臭氧浓度模拟软件源代码 | 第102-120页 |
附录三 材料表面臭氧沉降UDF代码 | 第120-126页 |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