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演进与发展 | 第17-21页 |
第一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概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京都议定书》概述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巴黎协定》概述 | 第19-21页 |
一、《巴黎协定》内容 | 第19页 |
二、《巴黎协定》特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气候变化国际治理机制的新发展之一:从“自上而下”机制到“自下而上”机制 | 第21-28页 |
第一节 从“自上而下”模式到“自下而上”模式的转变 | 第21-25页 |
一、“自上而下”模式的含义 | 第21页 |
二、“自上而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三、“自下而上”模式的含义 | 第22-23页 |
四、“自下而上”模式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体现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自下而上”机制的弊端 | 第25-26页 |
一、自愿性太强 | 第25页 |
二、减缓力度存在争议 | 第25-26页 |
三、抽象性规定较多 | 第26页 |
第三节 面对“自下而上”机制的转变中国的因应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气候变化国际治理机制的新发展之二:从“二元”模式到“三元”模式 | 第28-35页 |
第一节 从“二元”模式到“三元”模式的转变 | 第28-31页 |
一、“二元模式”的概念 | 第28页 |
二、“三元”模式的概念 | 第28-29页 |
三、《巴黎协定》中关于三元模式的体现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三元模式的弊端 | 第31-32页 |
一、对发达国家的妥协 | 第31页 |
二、发展中国家的不配合 | 第31-32页 |
第三节 面对“三元”模式中国的因应 | 第32-35页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国际治理机制的新发展之三:CBDR原则从强化“区别”责任到弱化“区别”责任 | 第35-45页 |
第一节 CBDR原则从强化“区别”责任到弱化“区别”责任的转变 | 第35-41页 |
一、CBDR原则的内涵 | 第35-36页 |
二、CBDR原则的正当性 | 第36-37页 |
三、CBDR原则中强化区别责任的体现 | 第37-38页 |
四、《巴黎协定》中关于弱化区别责任的体现 | 第38-41页 |
第二节 CBDR原则的困境 | 第41-42页 |
第三节 面对CBDR原则困境中国的因应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