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料及辅助物料论文

生物质糖基载体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生物质糖类概述第13-15页
        1.2.1 多糖第13-14页
        1.2.2 单糖第14-15页
    1.3 生物质糖基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5-25页
        1.3.1 药物载体第15-17页
        1.3.2 催化剂载体第17-25页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5-28页
        1.4.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1.4.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两亲性木聚糖-胆酸共轭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负载中的研究第28-42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2页
        2.2.1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29页
        2.2.2 羧甲基木聚糖(CX)的合成。第29页
        2.2.3 羧甲基木聚糖-胆酸共轭聚合物(CX-CA共轭聚合物)的合成第29-30页
        2.2.4 CX-CA共轭聚合物自组装胶束的制备第30页
        2.2.5 CX-CA性能表征第30页
        2.2.6 CX-CA共轭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第30-31页
        2.2.7 细胞培养和细胞毒性实验第31页
        2.2.8 细胞成像实验第31页
        2.2.9 CA-CX的体外药物释放测试第31-3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2-41页
        2.3.1 CX-CA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32-35页
        2.3.2 CX-CA胶束的形态表征第35-36页
        2.3.3 CX-CA胶束的尺寸和粒度分布第36-37页
        2.3.4 CX-CA共轭物的自组装行为第37-38页
        2.3.5 CX-CA的细胞毒性第38-39页
        2.3.6 CA-CX的药物释放行为第39-40页
        2.3.7 活细胞中的荧光成像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木聚糖基多孔水凝胶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第42-64页
    3.1 前言第42-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3.2.1 原料与试剂第45页
        3.2.2 实验仪器第45页
        3.2.3 丙烯酰胺改性半纤维素(AM-g-XH)的制备第45页
        3.2.4 AM-g-XH-MAA和AM-g-XH-NIPAM的制备第45-46页
        3.2.5 AM-g-XH-MAA-Pd和AM-g-XH-NIPAM-Pd的制备第46页
        3.2.6 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第46-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62页
        3.3.1 AM-g-XH-MAA-Pd和AM-g-XH-NIPAM-Pd的表征第47-56页
        3.3.2 溶剂对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3.3.3 催化剂用量对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7页
        3.3.4 反应温度对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3.3.5 反应时间对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3.3.6 反应用碱对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3.3.7 改性半纤维素水凝胶负载钯催化剂底物普适性研究第60-61页
        3.3.8 AM-g-XH-MAA-Pd和AM-g-XH-NIPAM-Pd的重复使用性能研究第61-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3.5 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产物的~1H NMR和~(13)C NMR第63-64页
第四章 糖基碳量子点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烯烃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第64-76页
    4.1 前言第64-65页
    4.2 实验部分第65-68页
        4.2.2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65页
        4.2.3 碳量子点的制备第65-66页
        4.2.4 Pd@CQDs的制备第66页
        4.2.5 形态结构表征第66-67页
        4.2.6 化学组成表征第67页
        4.2.7 荧光性能表征第67页
        4.2.8 Pd@CQDs催化烯烃加氢反应第67-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4.3.1 氨基葡萄糖量子点的化学组成第68-69页
        4.3.2 氨基葡萄糖量子点的荧光性能第69页
        4.3.3 Pd@CQDs的化学组成表征第69-70页
        4.3.4 Pd@CQDs的形态结构表征第70-73页
        4.3.5 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烯烃加氢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4.3.6 Pd@CQDs底物普适性研究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一、结论第76-77页
    二、本论文创新之处第77页
    三、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9页
附录1第89-93页
附录2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件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CS的造纸厂白水回收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刺糖多孢菌中SsbR蛋白的计算机模拟及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