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2.1 有关OFDI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2 有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3 关于OFDI与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4 文献简要评述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OFDI与技术创新现状及理论机制分析 | 第21-32页 |
3.1 OFDI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3.1.1 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 | 第21-22页 |
3.1.2 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域分布 | 第22-24页 |
3.1.3 对外直接投资(OFDI)行业分布 | 第24-25页 |
3.2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25-29页 |
3.2.1 研发(R&D)经费支出 | 第25-27页 |
3.2.2 研发人员 | 第27-28页 |
3.2.3 专利授权数量 | 第28-29页 |
3.3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29-32页 |
第四章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1页 |
4.1 基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型 | 第32-34页 |
4.1.1 模型建立 | 第32页 |
4.1.2 相关指标度量 | 第32-34页 |
4.1.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34页 |
4.2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检验及地区差异性分析 | 第34-37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34-35页 |
4.2.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4.3 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关联度检验 | 第37-41页 |
4.3.1 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算 | 第38页 |
4.3.2 我国各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度量 | 第38-39页 |
4.3.3 灰色关联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基于门槛检验的吸收能力分析 | 第41-47页 |
5.1 门槛模型的设定 | 第41-42页 |
5.2 门槛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5.3 门槛模型检验 | 第43-47页 |
5.3.1 门槛效果检验 | 第43-44页 |
5.3.2 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47-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