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4-20页 |
一、问题源起和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 问题源起 | 第14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借鉴引用材料 | 第15-18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3. 本文借鉴引用材料基础 | 第17-18页 |
三、论文重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1937年中国海关问题背景 | 第20-24页 |
第一节 英国掌控中国海关主权及其自身衰落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日本在华领土及贸易扩张 | 第21-23页 |
第三节 英日在中国的冲突矛盾 | 第23页 |
第四节 中国政府重订海关新条约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中英日津、秦海关问题交涉 | 第24-35页 |
第一节 日本提出接管津秦海关的条款要求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中国提出反对意见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英国在中日之间斡旋 | 第27-32页 |
第四节 伪税则的实行 | 第32-35页 |
1. 伪“临时政府”的迅速妥协 | 第32-33页 |
2. 英国支持伪税则的实行 | 第33-34页 |
3. 中国政府反抗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英日关于江海关问题谈判 | 第35-52页 |
第一节 日中英关于江海关问题的态度 | 第35-39页 |
1. 日本提出占领江海关 | 第35-36页 |
2. 中国政府再次反对 | 第36-37页 |
3. 英国从不接受到妥协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英日谈判 | 第39-52页 |
1. 第一阶段谈判 | 第39-48页 |
(1) 谈判双方确定 | 第39-43页 |
(2) 英日谈判进程 | 第43-46页 |
(3) 英国向中国施压 | 第46-48页 |
2. 第二阶段谈判 | 第48-52页 |
第四章 1938年英日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的签订及其内容 | 第52-59页 |
第一节 1938年英日非法协定内容 | 第52页 |
第二节 英国政府逼迫中国执行协定 | 第52-54页 |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反应 | 第54-57页 |
第四节 日本政府的态度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中国民众的反抗 | 第59-66页 |
第一节 英日谈判中的民众舆论 | 第59-61页 |
1. 新闻媒体的舆论推动 | 第59页 |
2. 中华海员工会的推动 | 第59-60页 |
3. 海外人士的声援 | 第60-61页 |
第二节 非法协定签订后的民众舆论 | 第61-65页 |
1. 民众批判主要内容 | 第61-62页 |
2. 民众运动的兴起 | 第62-65页 |
(1) 海关职员的护关运动 | 第63-64页 |
(2) 各界民众的积极声援 | 第64-65页 |
第三节 民众运动的影响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协议签订后的贯彻落实 | 第66-74页 |
第一节 实施细则的争论 | 第66-70页 |
1. 关于实行伪税则的讨论 | 第66-68页 |
2. 偿付外债的讨论 | 第68-70页 |
第二节 英国在中国经济的衰弱 | 第70-72页 |
第三节 英国开始考虑援助中国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