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陕西佳县古枣园的旅游发展潜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对象与目的第10-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的缘起第11-12页
        1.1.3 研究对象第12-13页
        1.1.4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 概念界定第14-16页
        1.2.1 农业文化遗产第14页
        1.2.2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14-15页
        1.2.3 旅游发展潜力第15页
        1.2.4 生态博物馆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研究的意义第19-21页
        1.5.1 引导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利用第19页
        1.5.2 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第19-20页
        1.5.3 繁荣农业农村文化,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第21-33页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21-24页
        2.1.1 国外研究综述第21-22页
        2.1.2 国内研究综述第22-24页
    2.2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24-29页
        2.2.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保护第24-25页
        2.2.2 适度的旅游开发是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路径第25-26页
        2.2.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适度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第26-29页
    2.3 理论基础第29-33页
        2.3.1 原真性理论第29-30页
        2.3.2 可持续理论第30-31页
        2.3.3 遗产经济学理论第31-33页
第三章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现状综述第33-48页
    3.1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概述第33-43页
        3.1.1 佳县古枣园的枣树发展历程第34-35页
        3.1.2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构成第35-43页
    3.2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分析第43-46页
        3.2.1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价值第43-44页
        3.2.2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价值第44页
        3.2.3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价值第44-45页
        3.2.4 佳县古枣园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第45-46页
    3.3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第46-48页
第四章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分析第48-64页
    4.1 旅游资源特征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8-50页
        4.1.1 旅游资源特征的指标分析第48-49页
        4.1.2 评价权重体系的建立(层次分析法)第49-50页
        4.1.3 评价因子指标量化建立第50页
        4.1.4 旅游资源特征潜力模型建立第50页
    4.2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综合评价第50-55页
        4.2.1 佳县古枣园旅游资源特征的评价内容第50-51页
        4.2.2 佳县古枣园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第51-53页
        4.2.3 佳县古枣园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因子的量化第53-54页
        4.2.4 佳县古枣园旅游资源特征潜力的评价结果第54-55页
    4.3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适宜性评价第55-58页
        4.3.1 时间适宜性评价第55-57页
        4.3.2 空间适宜性评价第57-58页
        4.3.3 适宜性综合评价第58页
    4.4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第58页
    4.5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第58-64页
        4.5.1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第58-60页
        4.5.2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劣势分析第60-62页
        4.5.3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机遇分析第62-63页
        4.5.4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挑战分析第63-64页
第五章 佳县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分析第64-79页
    5.1 挖掘佳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体系第64-65页
        5.1.1 观光旅游产品体系第64-65页
        5.1.2 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第65页
        5.1.3 专题旅游产品体系第65页
    5.2 引入“生态博物馆”模式,优化佳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第65-71页
        5.2.1“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活态引入第65-66页
        5.2.2 古枣园功能区的划分与定位第66-71页
    5.3 重视佳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阐释与展示体系建设第71-74页
        5.3.1 阐释与展示系统的构建第71-72页
        5.3.2 阐释与展示的动态系统第72-73页
        5.3.3 阐释与展示的静态系统第73-74页
    5.4 佳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参与体验性活动项目的开展第74-75页
        5.4.1 提升游客的参与体验性第74-75页
        5.4.2 加强当地居民的参与体验性第75页
    5.5 有效发挥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的保障措施第75-79页
        5.5.1 强化思想意识,提高关注认知第75-76页
        5.5.2 重视相关利益者的关系第76-77页
        5.5.3 充分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多方参与机制第77页
        5.5.4 开拓动态传承途径,增加农民创收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主题公园品牌个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融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