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表征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2页
绪论第12-26页
    0.1 引言第12页
    0.2 光催化简介第12-16页
        0.2.1 光催化反应的机理第12-13页
        0.2.2 光催化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0.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第16-19页
        0.3.1 半导体价带的改性第16-18页
        0.3.2 半导体导带的改性第18-19页
    0.4 铁氧化物-半导体复合光催化剂第19-24页
        0.4.1 磁性铁氧化物纳米材料第19页
        0.4.2 磁性铁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9-21页
        0.4.3 铁氧化物-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第21-24页
        0.4.4 铁氧化物-半导体复合纳米材料电子传递的机理第24页
    0.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4-26页
        0.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0.5.2 创新点第25-26页
第一章 钼掺杂ZnWO_4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活性研究第26-38页
    1.1 引言第26-27页
    1.2 实验部分第27-28页
        1.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7-28页
        1.2.2 ZnWO_4的制备第28页
        1.2.3 光催化实验第28页
        1.2.4 光电流实验第28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1.3.1 XRD谱图分析第28-29页
        1.3.2 形貌分析第29-32页
        1.3.3 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32页
        1.3.4 光催化活性第32-35页
        1.3.5 比表面分析第35页
        1.3.6 光电流分析第35-36页
        1.3.7 催化重复性分析第36-37页
    1.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二章 蒲公英结构Fe_3O_4@C@BiOCl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38-52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部分第39-42页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9-40页
        2.2.2 Fe_3O_4的制备第40页
        2.2.3 Fe_3O_4@C的制备第40-41页
        2.2.4 Fe_3O_4@C@BiOCl的制备第41页
        2.2.5 光催化实验第41-42页
        2.2.6 光电流实验第4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2.3.1 XRD谱图分析第42-43页
        2.3.2 形貌分析第43-44页
        2.3.3 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44-46页
        2.3.4 光催化活性第46-48页
        2.3.5 荧光谱图分析第48-49页
        2.3.6 光电流分析第49-50页
        2.3.7 重复实验第50-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微球结构Fe_3O_4@SiO_2@BiOBr磁性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52-66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实验内容第53-55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3-54页
        3.2.2 Fe3O_4的制备第54页
        3.2.3 Fe3O_4@SiO_2的制备第54页
        3.2.4 Fe3O_4@SiO_2@BiOBr的制备第54-55页
        3.2.5 光催化实验第55页
        3.2.6 光电流实验第5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5-64页
        3.3.1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55-57页
        3.3.2 XRD谱图分析第57页
        3.3.3 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7-59页
        3.3.4 磁响应性能第59页
        3.3.5 催化活性第59-60页
        3.3.6 荧光光谱分析第60-61页
        3.3.7 光电流分析第61-62页
        3.3.8 机理分析第62-64页
        3.3.9 重复实验第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核-壳结构Fe3O_4@SiO_2@Ag_3PO_4磁性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66-82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0页
        4.2.1 实验试剂第67页
        4.2.2 Fe_3O_4的制备第67-68页
        4.2.3 Fe_3O_4@SiO_2的制备第68页
        4.2.4 Fe_3O_4@SiO_2@Ag_3PO_4的制备第68-69页
        4.2.5 实验表征仪器和设备第69页
        4.2.6 光催化实验第69页
        4.2.7 光电流实验第69-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1页
        4.3.1 XRD谱图分析第70-71页
        4.3.2 扫描与透射电镜分析第71-73页
        4.3.3 XPS能谱分析第73-74页
        4.3.4 紫外漫反射谱图分析第74-76页
        4.3.5 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分析第76-77页
        4.3.6 BET比表面分析第77-78页
        4.3.7 光电流谱图分析第78页
        4.3.8 机理与讨论第78-80页
        4.3.9 催化剂的重复性分析第80-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丹明基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测试
下一篇:三氮唑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