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以苏州地区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老年人建筑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外自然光在建筑中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自然光在老年人建筑中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7页 |
1.4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老年人与老年人建筑 | 第18-24页 |
2.1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活动分析 | 第18-22页 |
2.1.1 老年人的定义和分类 | 第18-19页 |
2.1.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19-21页 |
2.1.3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第21页 |
2.1.4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 第21-22页 |
2.2 老年人建筑 | 第22-24页 |
2.2.1 老年人建筑的定义及分类 | 第22-23页 |
2.2.2 研究范畴的选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自然光与老年人及老年人建筑 | 第24-28页 |
3.1 自然光 | 第24-25页 |
3.1.1 自然光的定义和性质 | 第24-25页 |
3.1.2 自然采光系数和采光均匀度 | 第25页 |
3.2 自然光对老年人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1 光对老年人的生理影响 | 第25-26页 |
3.2.2 光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 | 第26页 |
3.3 自然光对老年人建筑的空间效果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1 建筑空间的本质 | 第26-27页 |
3.3.2 自然光与老年人建筑空间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自然光在老年人建筑中的运用基本原则 | 第28-39页 |
4.1 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 第28-34页 |
4.1.1 基本情况的调查 | 第28-30页 |
4.1.2 室内外自然光环境的调研 | 第30-34页 |
4.2 基本原则的确立 | 第34-37页 |
4.2.1 基本功能性原则 | 第34-36页 |
4.2.2 塑造气氛原则 | 第36页 |
4.2.3 装饰性原则 | 第36-37页 |
4.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老年人建筑的室内自然光环境设计 | 第39-73页 |
5.1 室内空间采光通用设计 | 第39-42页 |
5.1.1 采光形式 | 第39-40页 |
5.1.2 老年人建筑开窗设计原则 | 第40-42页 |
5.2.室内空间采光分析 | 第42-69页 |
5.2.1 居住空间 | 第42-61页 |
5.2.2 活动空间 | 第61-66页 |
5.2.3 空间遮阳 | 第66-69页 |
5.3 室内空间气氛塑造 | 第69-72页 |
5.3.1 光与色彩 | 第69-71页 |
5.3.2 光与材质 | 第71-72页 |
5.4.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老年人建筑的室外自然光环境设计 | 第73-83页 |
6.1 自然光环境影响下的总平面设计 | 第73-77页 |
6.1.1 平面布局方式 | 第73-75页 |
6.1.2 建筑间距与室外空间尺度 | 第75-77页 |
6.2 自然光环境影响下的室外空间与景观设计 | 第77-81页 |
6.2.1 自然光环境影响下的室外空间 | 第77-79页 |
6.2.2 自然光环境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 第79-81页 |
6.3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总结 | 第83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一. 学术著作 | 第85页 |
二. 学位论文 | 第85-86页 |
三. 其他 | 第86-88页 |
图表目录 | 第88-91页 |
附录 | 第91-104页 |
附录A.起居室自然采光系数数据 | 第91-93页 |
附录B.单人卧室自然采光系数数据 | 第93-95页 |
附录C.双人床卧室自然采光系数数据 | 第95-99页 |
附录D.问卷调查报告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