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氰化法浸金 | 第13页 |
1.1.1 氰化法提金优缺点 | 第13页 |
1.2 非氰化法浸金 | 第13-17页 |
1.2.1 水氯化法 | 第14页 |
1.2.2 卤化法 | 第14-16页 |
1.2.3 硫脲法浸金 | 第16页 |
1.2.4 石硫合剂法(LSSS) | 第16-17页 |
1.2.5 细菌浸金法 | 第17页 |
1.2.6 多硫化物法浸金 | 第17页 |
1.3 硫代硫酸盐浸金 | 第17-20页 |
1.3.1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1.3.3 硫代硫酸盐浸金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4 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原理 | 第20-24页 |
1.4.1 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阴极行为及浸金原理 | 第20-22页 |
1.4.2 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阳极行为及浸金原理 | 第22页 |
1.4.3 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电化学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5.2 意义及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及实验技术 | 第25-37页 |
2.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 | 第25-26页 |
2.2 电化学分析理论技术 | 第26-27页 |
2.2.1 电化学测量实验基础 | 第26-27页 |
2.3 电化学测量技术的原理 | 第27-35页 |
2.3.1 Tafel曲线法的原理 | 第27-28页 |
2.3.2 线性电势扫描法的原理 | 第28-30页 |
2.3.3 电化学阻抗的原理 | 第30-35页 |
2.4 研究用的主要仪器、试剂及配制 | 第35-36页 |
2.4.1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2.4.2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2.4.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35-36页 |
2.5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6-37页 |
2.5.1 Tafel曲线的测定 | 第36页 |
2.5.2 线性伏安扫描曲线(LSV)的测定 | 第36页 |
2.5.3 交流阻抗(EIS)的测定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电化学实验研究 | 第37-62页 |
3.1 S_2O_3~(2-)、氨浓度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 第38-41页 |
3.1.1 浸金液中S_2O_3~(2-)浓度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 氨浓度对电极行为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铜氨浸金体系氨、铜氨络离子物种分布 | 第41-43页 |
3.3 铜离子浓度对铜氨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影响 | 第43-55页 |
3.3.1 Tafel曲线分析 | 第43-46页 |
3.3.2 LSV曲线分析 | 第46-48页 |
3.3.3 EIS分析 | 第48-55页 |
3.4 硫代硫酸盐浓度对金电极反应的影响 | 第55-60页 |
3.4.1 Tafel曲线分析 | 第55-57页 |
3.4.2 LSV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3.4.3 EIS分析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乙二胺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电化学实验研究 | 第62-81页 |
4.1 浸金液中乙二胺浓度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 铜胺浸金体系乙二胺、铜胺络离子物种分布 | 第63-65页 |
4.3 铜离子浓度对铜胺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影响 | 第65-74页 |
4.3.1 Tafel曲线分析 | 第65-68页 |
4.3.2 LSV曲线分析 | 第68-70页 |
4.3.3 EIS分析 | 第70-74页 |
4.4 硫代硫酸根浓度对金电极反应的影响 | 第74-79页 |
4.4.1 Tafel曲线分析 | 第75-76页 |
4.4.2 LSV曲线分析 | 第76-77页 |
4.4.3 EIS谱图分析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铜(Ⅱ)在硫代硫酸盐浸金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81-89页 |
5.1 铜离子浓度对铜氨(胺)体系影响分析 | 第81-83页 |
5.1.1 Tafel曲线分析 | 第81-82页 |
5.1.2 LSV曲线分析 | 第82-83页 |
5.2 铜氨(胺)浸金体系电化学行为分析 | 第83-87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创新点 | 第90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A 不同络离子的稳定常数 | 第96-97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7-98页 |
附录C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