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言 | 第10-20页 |
1.1 桂花香气成分研究 | 第10-11页 |
1.1.1 桂花概述 | 第10页 |
1.1.2 桂花香气成分的种类 | 第10-11页 |
1.2 植物香气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植物香气基因的克隆研究 | 第11-13页 |
1.2.2 植物香气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第13-14页 |
1.2.3 植物香气的合成通路与分子调控研究 | 第14-17页 |
1.3 红檵木的组织培养研究 | 第17-18页 |
1.3.1 红檵木概述 | 第17-18页 |
1.3.2 红檵木组织培养进展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桂花GES和ADH基因的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20-4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44页 |
2.2.1 桂花花瓣与叶片的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 第27-28页 |
2.2.2 桂花GES和ADH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 | 第28-30页 |
2.2.3 桂花GES和AD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41页 |
2.2.4 GES和ADH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41-44页 |
2.3 讨论 | 第44-48页 |
2.3.1 四季桂花瓣和叶片总RNA提取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44页 |
2.3.2 全长cDNA克隆实验细节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3 GES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 第45-46页 |
2.3.4 ADH基因表达的复杂性 | 第46-48页 |
3 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8-5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3.2.0 红檵木外植体的高效表面消毒 | 第50-51页 |
3.2.1 红檵木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 第51-52页 |
3.2.2 红檵木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 | 第52-54页 |
3.2.3 红檵木不定芽的生根与移栽 | 第54-56页 |
3.3 讨论 | 第56-58页 |
3.3.1 影响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因素 | 第56-57页 |
3.3.2 影响不定芽增殖的因素 | 第57页 |
3.3.3 影响不定芽生根的因素 | 第57-58页 |
4 桂花ADH基因转化红檵木的研究 | 第58-6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8-6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4.2.1 桂花ADH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转基因载体构建 | 第61-62页 |
4.2.2 ADH基因转化农杆菌 | 第62-63页 |
4.2.3 含ADH基因的农杆菌转化红檵木 | 第63-65页 |
4.2.4 候选红檵木转化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65-66页 |
4.3 讨论 | 第66-68页 |
5 结论与创新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创新点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附录A:本论文实验所用药品配方 | 第80-82页 |
附录B:缩略词 | 第82-84页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