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结构论文

以枝状配体为积块构筑具有吸附分离性质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0页
    1.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简介第12-13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第13-14页
    1.3 金属有机骨架的拓扑第14-16页
    1.4 利用金属簇设计合成金属有机骨架第16-28页
        1.4.1 Zn_4O(CO_2)_6金属簇第16-20页
        1.4.2 M_3O(CO_2)_6金属簇第20-23页
        1.4.3 Cu_2(CO_2)_4金属簇第23-26页
        1.4.4 Zr_6金属簇第26-28页
    1.5 金属有机骨架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第28-48页
        1.5.1 氢气吸附与存储第28-33页
        1.5.2 甲烷吸附与存储第33-37页
        1.5.3 二氧化碳捕捉第37-41页
        1.5.4 烷烃吸附分离第41-48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成果第48-50页
        1.6.1 选题意义第48-49页
        1.6.2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第49-50页
第二章 设计合成八面体构型的枝状配体组装具有 pcu 拓扑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第50-68页
    2.1 引言第50-51页
    2.2 实验部分第51-55页
        2.2.1 配体合成第51-52页
        2.2.2 晶体的合成第52-53页
        2.2.3 表征仪器第53页
        2.2.4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53页
        2.2.5 构型计算第53-54页
        2.2.6 氢气吸附热的计算方法第54-5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2.3.1 化合物结构描述第55-57页
        2.3.2 热重分析,红外与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第57-59页
        2.3.3 N_2吸附表征第59-60页
        2.3.4 H_2吸附表征第60-61页
    2.4 结论第61-62页
    附录第62-68页
第三章 以八面体有机积块和三棱柱无机积块构筑高比表面积离子型骨架第68-85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2页
        3.2.1 晶体合成第69页
        3.2.2 晶体学数据精修第69-70页
        3.2.3 气体吸附脱附测试第70页
        3.2.4 离子激发染料释放试验第70页
        3.2.5 价键理论(BVS)计算第70-7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2-82页
        3.3.1 晶体结构第72-76页
        3.3.2 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第76-78页
        3.3.3 氮气吸附表征第78-79页
        3.3.4 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吸附能力表征第79-81页
        3.3.5 染料激发释放实验第81-82页
    3.4 结论第82-83页
    附录第83-85页
第四章 六节点枝状配体构型在 MOF 中的转化与选择第85-103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实验部分第86-90页
        4.2.1 常规测试第86页
        4.2.2 配体合成第86-88页
        4.2.3 构型计算第88页
        4.2.4 晶体结构分析第88页
        4.2.5 IAST 计算方法第88-90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0-98页
        4.3.1 晶体结构第90-94页
        4.3.2 粉末 XRD 表征第94-95页
        4.3.3 热重曲线第95-96页
        4.3.4 氮气和氢气吸附表征第96-97页
        4.3.5 乙烷,乙烯,甲烷,氮气及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分离第97-98页
    4.4 结论第98-99页
    附录第99-103页
第五章 同构金属有机骨架中烷基取代基对小分子烷烃吸附和分离的影响第103-120页
    5.1 引言第103-104页
    5.2 实验部分第104-110页
        5.2.1 常规测试第104页
        5.2.2 配体合成第104-105页
        5.2.3 晶体解析第105-107页
        5.2.4 单组份吸附曲线的拟合第107页
        5.2.5 IAST 计算吸附选择性第107页
        5.2.6 吸附床穿透实验第107-109页
        5.2.7 名词第109页
        5.2.8 希腊字母第109页
        5.2.9 吸附热计算第109-11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0-118页
        5.3.1 结构部分第110-112页
        5.3.2 粉末 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实验第112-113页
        5.3.3 氮气吸附第113页
        5.3.4 甲烷吸附第113-114页
        5.3.5 乙烷吸附第114-115页
        5.3.6 乙烯和丙烷吸附第115-116页
        5.3.7 甲烷,乙烷和乙烯的吸附热第116-117页
        5.3.8 模拟气体分离第117-118页
    5.4 结论第118-119页
    附录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多酸为基础制备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耐辐射奇球菌转录组测序数据发掘及抗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