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错案防范机制的建构--兼评法院刑事错案防范机制的构建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人民法院积极构建刑事错案的防范机制 | 第9-13页 |
第一节 宏观层面上的成就 | 第9-10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成果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防范刑事错案,法院难以独当其任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刑事错案原因的多维透视 | 第13-22页 |
第一节 侦查环节上的原因 | 第13-16页 |
一、侦查中“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惯性思维 | 第13-14页 |
二、违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 | 第14页 |
三、侦查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14-15页 |
四、不合理绩效考核机制的错误导向 | 第15页 |
五、侦查阶段辩护权行使的非充分保障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检察环节上的原因 | 第16-17页 |
一、监督主体地位虚化 | 第16-17页 |
二、法律监督权能行使的实效性不强 | 第17页 |
第三节 审判环节上的原因 | 第17-22页 |
一、审判权运行机制的不合理 | 第18-19页 |
二、证据审查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构建我国刑事错案防范机制的若干思考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刑事司法人员与刑事错案的预防 | 第22-24页 |
一、树立科学的司法理念 | 第22-24页 |
二、强化职业责任感和法律信仰 | 第24页 |
第二节 证据制度的完善 | 第24-27页 |
一、强化口供补强规则的实施 | 第25页 |
二、强化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5-26页 |
三、强化证据的质证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改革刑事诉讼机制和刑事司法工作机制 | 第27-29页 |
一、完善侦查讯问制度 | 第27-28页 |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 | 第28-29页 |
第四节 优化刑事诉讼结构 | 第29-32页 |
一、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 | 第29-31页 |
二、保障辩护权能的行使,均衡审前控辩力量 | 第31-32页 |
第五节 完善对刑事错案的追究和救济制度 | 第32-35页 |
一、完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 第32-33页 |
二、加强对刑事错案当事人赔偿的力度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