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复古派作家刘凤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刘凤家世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长洲刘氏源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刘凤的祖父和父亲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刘凤生平 | 第18-47页 |
第一节 刘凤生平略述 | 第19-26页 |
一、未仕时光 | 第19-20页 |
二、宦海浮沉 | 第20-23页 |
三、野老翰墨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刘凤的交游 | 第26-47页 |
一、与师长名公之交游 | 第26-31页 |
二、与文坛名家之交游 | 第31-43页 |
三、与吴地俊彦之交游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刘凤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心态 | 第47-60页 |
第一节 刘凤的文学思想 | 第47-56页 |
一、复古思想 | 第47-51页 |
二、文格宜一 | 第51-53页 |
三、情生自然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刘凤的创作心态 | 第56-60页 |
第四章 刘凤作品分体研究 | 第60-116页 |
第一节 吴中文化背景下的刘凤创作 | 第61-64页 |
第二节 散文创作 | 第64-84页 |
一、诸体之创作 | 第64-77页 |
二、刘凤散文的价值判断 | 第77-84页 |
第三节 诗歌创作 | 第84-100页 |
一、诗作涉及内容 | 第84-89页 |
二、古体诗简论 | 第89-94页 |
三、近体诗简论 | 第94-97页 |
四、诗作的深层次审察 | 第97-100页 |
第四节 骚赋创作 | 第100-104页 |
一、刘凤骚赋简析 | 第100-102页 |
二、关于刘凤赋作价值的争论 | 第102-104页 |
第五节 骈体创作 | 第104-105页 |
第六节 创作特点分析 | 第105-113页 |
一、奇字奥词 | 第106-108页 |
二、句式险崛 | 第108-110页 |
三、好用典故 | 第110-113页 |
第七节 刘凤作品综论 | 第113-116页 |
第五章 刘凤的文坛定位 | 第116-126页 |
第一节 刘凤的自我定位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刘凤的影响 | 第118-126页 |
结语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附录 | 第130-132页 |
作者简历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