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围护结构内湿迁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围护结构内湿迁移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围护结构湿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围护结构湿迁移与建筑能耗关系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9-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围护结构湿迁移基本原理及湿迁移模型建立 | 第21-36页 |
2.1 围护结构湿迁移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2.1.1 气态水在围护结构中的扩散迁移 | 第22页 |
2.1.2 液态水在围护结构中的渗透迁移 | 第22-23页 |
2.2 围护结构湿迁移模型的建立 | 第23-32页 |
2.2.1 CHAMPS-BES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2.2.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24页 |
2.2.3 冷库围护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24-29页 |
2.2.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2.3 模型定解条件的确定 | 第32-34页 |
2.3.1 库外气象参数 | 第32-33页 |
2.3.2 库内热湿参数 | 第33页 |
2.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2.4 含湿墙体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不同气候条件的围护结构湿迁移过程 | 第36-53页 |
3.1 围护结构内湿迁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9页 |
3.1.1 西安地区围护结构湿迁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3.1.2 上海地区围护结构湿迁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1.3 广州地区围护结构湿迁移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3.2 含湿墙体传热系数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围护结构湿迁移过程冷藏库动态负荷特性 | 第53-72页 |
4.1 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第53-54页 |
4.2 冷藏库动态负荷模型 | 第54-61页 |
4.2.1 冷藏库动态负荷计算方法 | 第54-57页 |
4.2.2 EnergyPlus下的冷藏库动态负荷分析步骤 | 第57页 |
4.2.3 冷库模型算例基本概况 | 第57页 |
4.2.4 冷库建筑围护结构构造 | 第57-58页 |
4.2.5 库内外气象参数的确定 | 第58页 |
4.2.6 动态负荷模拟日期 | 第58-59页 |
4.2.7 动态负荷模拟内扰 | 第59-61页 |
4.3 冷藏库动态负荷模拟及有无湿迁移对比 | 第61-70页 |
4.3.1 西安地区冷藏库动态负荷对比 | 第61-64页 |
4.3.2 上海地区冷藏库动态负荷对比 | 第64-67页 |
4.3.3 广州地区冷藏库动态负荷对比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围护结构湿迁移过程冷藏库运行能耗 | 第72-84页 |
5.1 能耗模拟条件 | 第72-76页 |
5.1.1 物理模型建立 | 第72页 |
5.1.2 制冷系统设备的确定 | 第72-76页 |
5.1.3 冷却系统设备的确定 | 第76页 |
5.1.4 其他参数确定 | 第76页 |
5.2 能耗模拟结果及对比 | 第76-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建议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奖励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