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趋势 | 第10-12页 |
1.3 研究工作目标和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混合燃料理化性质 | 第14-25页 |
2.1 燃料的选择 | 第14-15页 |
2.2 物性参数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2.3 计算所得物性参数 | 第16-19页 |
2.3.1 热值 | 第16页 |
2.3.2 含氧量 | 第16-17页 |
2.3.3 十六烷值 | 第17页 |
2.3.4 汽化潜热 | 第17-19页 |
2.4 实验所得物性参数 | 第19-24页 |
2.4.1 密度 | 第19-21页 |
2.4.2 黏度 | 第21-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仪器 | 第25-40页 |
3.1 实验台架与测试设备 | 第25-29页 |
3.2 燃烧分析原理与方法 | 第29-36页 |
3.3 排放特性分析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含氧燃料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60页 |
4.1 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4.2 丁醇柴油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4.2.1 缸内燃烧放热分析 | 第41-46页 |
4.2.2 燃油经济性分析 | 第46-48页 |
4.2.3 排放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4. 结论 | 第49-50页 |
4.3 生物柴油掺混丁醇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60页 |
4.3.1 燃烧放热分析 | 第50-57页 |
4.3.2 排放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4.3.3 结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颗粒粒径分布实验与分析 | 第60-68页 |
5.1 炭烟分布 | 第60页 |
5.2 实验装置与原理 | 第60-64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