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第10-15页
        1.2.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定义第11页
        1.2.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层次第11-12页
        1.2.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概述第12-13页
        1.2.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优点和不足第13-14页
        1.2.5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田间信息传输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小麦病虫害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1 基于数理统计的预测第16-17页
        1.4.2 基于信息技术的预测第17-18页
        1.4.3 基于多种理论结合的预测第18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系统构成第18-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20-21页
        2.1.1 3G技术特征第20页
        2.1.2 ITM-2000三大主流标准体系第20-21页
    2.2 神经网络算法第21-22页
    2.3 增广的(Augment)迪基-富勒检验法第22页
    2.4 经验模态分解法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小麦病虫害预测第24-46页
    3.1 小麦病虫害简介第24-26页
        3.1.1 小麦主要病害简介第24-25页
        3.1.2 小麦主要虫害简介第25-26页
    3.2 麦蚜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第26-27页
    3.3 基于信息融合的预测模型建立第27-34页
        3.3.1 BP神经网络模型与结构第27页
        3.3.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第27-31页
        3.3.3 BP网络的学习过程第31页
        3.3.4 BP网络的设计第31-33页
        3.3.5 预测因子和输出因子的确定第33页
        3.3.6 预测模型建立第33-34页
    3.4 麦蚜发生程度等级神经网络预测第34-38页
        3.4.1 网络训练第35-36页
        3.4.2 网络应用第36-38页
    3.5 EMD在麦蚜发生程度等级预测中的应用第38-44页
        3.5.1 数据平稳性检验第38-40页
        3.5.2 温度信号EMD分解第40-41页
        3.5.3 EMD分量的平稳性检验第41页
        3.5.4 基于EMD的麦蚜发生程度等级神经网络训练第41-43页
        3.5.5 网络预测结果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46-50页
    4.1 终端采集硬件系统方案设计第46-47页
        4.1.1 控制核心第46-47页
        4.1.2 采集传感器第47页
        4.1.3 通讯模块第47页
        4.1.4 电源第47页
    4.2 终端采集下位机软件系统方案设计第47-48页
        4.2.1 初始化程序第47页
        4.2.2 主程序第47-48页
        4.2.3 信号采集子程序第48页
        4.2.4 数据传输子程序第48页
    4.3 数据显示平台第48-49页
        4.3.1 PC机显示平台第48-49页
        4.3.2 网络显示平台第49页
    4.4 存储数据库第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设计第50-66页
    5.1 终端采集硬件系统设计第50-55页
        5.1.1 硬件设备选型第50-53页
        5.1.2 硬件系统设计第53-55页
    5.2 采集终端软件系统设计第55-57页
        5.2.1 初始化程序第55页
        5.2.2 主程序第55-56页
        5.2.3 信号采集子程序第56页
        5.2.4 数据传送子程序第56-57页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7-59页
        5.3.1 通信模块第57-58页
        5.3.2 数据显示存储模块第58-59页
    5.4 数据库设计第59-60页
    5.5 Yeelink平台第60-62页
    5.6 系统测试第62-64页
    5.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导师简介第72-73页
作者简介第73-7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架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下一篇:储能电站监测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