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第17-18页
    1.4 研究脉络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1 本文的研究脉络第18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本文的难点、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0页
        1.5.1 本文所要突破的难点第19页
        1.5.2 本文可能的创新第19页
        1.5.3 本文的不足第19-20页
2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现状第20-29页
    2.1 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第20-23页
        2.1.1 农民工的概念第20页
        2.1.2 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第20-21页
        2.1.3 农民工问题的表现第21页
        2.1.4 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源第21-23页
    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与发展现状第23-26页
        2.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和内涵第23-24页
        2.2.2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第24页
        2.2.3 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现状第24-26页
    2.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6-29页
        2.3.1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定义第26页
        2.3.2 主要相关成本概念的界定第26-29页
3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方法分析第29-39页
    3.1 现有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方法介绍第29-35页
        3.1.1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模型第30-32页
        3.1.2 分类平均加总成本测算法第32-33页
        3.1.3 成本-收益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第33-35页
    3.2 几种成本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5-36页
        3.2.1 几种成本测算方法的相同点第35页
        3.2.2 几种成本测算方法的不同点第35-36页
    3.3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方法的选择第36-39页
        3.3.1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方法的选择原则第36-37页
        3.3.2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方法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7-39页
4 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简要测算第39-46页
    4.1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主要内容及测算方法第39-43页
        4.1.1 随迁子女教育成本第39页
        4.1.2 医疗保障成本第39-40页
        4.1.3 社会养老保险成本第40-41页
        4.1.4 城市公共管理费用第41页
        4.1.5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支出第41-42页
        4.1.6 保障性住房支出第42-43页
        4.1.7 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合计第43页
    4.2 个人经济成本第43-45页
        4.2.1 生活成本第43-44页
        4.2.2 住房成本第44页
        4.2.3 社会保障个人成本第44-45页
        4.2.4 农民工市民化个人经济成本合计第45页
    4.3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明细第45-46页
5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第46-53页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来源第46-47页
        5.1.1 农民工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第46-47页
        5.1.2 农村土地的流转收益第47页
        5.1.3 城镇土地的转让收益第47页
        5.1.4 部分城镇居民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第47页
    5.2 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的分担主体第47-49页
        5.2.1 政府第48-49页
        5.2.2 农民工所在企业第49页
        5.2.3 农民工第49页
    5.3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的设计原则第49-51页
        5.3.1 以所在地政府为主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第50页
        5.3.2 兼顾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第50-51页
        5.3.3 兼顾农民工所在企业的发展需要第51页
    5.4 乌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第51-53页
        5.4.1 农民工所在地政府第51页
        5.4.2 中央政府第51-52页
        5.4.3 农民工所在企业第52页
        5.4.4 农民工第52页
        5.4.5 社会福利机构第52-53页
6 推进乌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第53-60页
    6.1 推进乌鲁木齐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第53页
    6.2 推进乌鲁木齐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第53-60页
        6.2.1 户籍制度改革第53-54页
        6.2.2 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工就业第54-55页
        6.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第55-56页
        6.2.4 加强农民工培训,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第56-57页
        6.2.5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第57-58页
        6.2.6 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第58-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