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拱桥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1.2 系杆拱桥的类型及特点 | 第12页 |
1.3 索力优化的概念 | 第12-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 | 第15-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建立与索力优化常用方法比较 | 第17-28页 |
2.1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7-18页 |
2.2 系杆拱桥合理成桥索力确定 | 第18-19页 |
2.3 确定合理成桥索力的方法 | 第19-25页 |
2.3.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 第19-21页 |
2.3.2 零位移法 | 第21页 |
2.3.3 弯曲能量最小法 | 第21-22页 |
2.3.4 弯矩最小法 | 第22页 |
2.3.5 用索量最小法 | 第22-23页 |
2.3.6 影响矩阵法 | 第23-25页 |
2.3.7 合理成桥索力确定的方法评述 | 第25页 |
2.4 确定系杆拱桥合理施工索力 | 第25页 |
2.5 合理施工索力优化研究常用方法 | 第25-27页 |
2.5.1 倒拆法 | 第25页 |
2.5.2 正装—倒拆迭代法 | 第25-26页 |
2.5.3 正装迭代法 | 第26-27页 |
2.5.4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 第27页 |
2.5.5 合理施工索力优化研究常用方法评述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成桥状态索力优化 | 第28-44页 |
3.1 合理成桥索力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3.1.1 变量与影响矩阵 | 第28页 |
3.1.2 优化目标函数 | 第28-30页 |
3.1.3 优化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 第30-31页 |
3.1.4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3.2 优化计算方法 | 第32-37页 |
3.2.1 无约束优化问题 | 第32-35页 |
3.2.2 约束优化问题 | 第35-37页 |
3.2.3 二次规划解法 | 第37页 |
3.3 MATLAB 优化模块介绍及程序编制 | 第37-39页 |
3.3.1 MATLAB 程序介绍及特点 | 第37-38页 |
3.3.2 MATLAB 软件计算实施过程 | 第38-39页 |
3.4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成桥状态索力优化结果 | 第39-42页 |
3.4.1 恒载作用下索力优化结果 | 第39-40页 |
3.4.2 恒载加活载作用下索力优化结果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合理施工索力确定 | 第44-66页 |
4.1 系杆拱桥吊杆张拉力确定原则 | 第44页 |
4.2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施工顺序及其吊杆张拉顺序 | 第44-48页 |
4.2.1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施工顺序 | 第44-47页 |
4.2.2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吊杆张拉顺序 | 第47-48页 |
4.3 索单元体外力初拉力荷载的概念 | 第48-49页 |
4.4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合理施工索力确定 | 第49-65页 |
4.4.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吊杆初次张拉力 | 第49-50页 |
4.4.2 正装迭代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50-52页 |
4.4.3 用影响矩阵法确定吊杆张拉力 | 第5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 1/16 缩尺模型索力优化研究 | 第66-75页 |
5.1 相似理论概述 | 第66-67页 |
5.2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 1/16 缩尺模型制作与试验方案设计 | 第67-71页 |
5.2.1 模型制作 | 第67-69页 |
5.2.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9页 |
5.2.3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第69-71页 |
5.3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 1/16 缩尺模型合理成桥索力确定 | 第71-72页 |
5.4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 1/16 缩尺模型合理施工索力确定 | 第72页 |
5.5 跨乌鲁木齐河特大桥 1-128m 系杆拱桥 1/16 缩尺模型吊杆张拉索力试验 | 第72-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