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1.4 论文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2 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及其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内涵 | 第17页 |
2.1.1 集团企业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集团企业授信风险内涵 | 第17页 |
2.1.3 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内涵 | 第17页 |
2.2 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共同代理理论 | 第18页 |
2.2.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3 商业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 第20-27页 |
3.1 商业银行集团企业授信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3.1.1 商业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特点 | 第20-21页 |
3.1.2 商业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具体表现 | 第21-22页 |
3.2 商业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成因分析 | 第22-27页 |
3.2.1 集团企业方面 | 第22-24页 |
3.2.2 商业银行自身方面 | 第24-25页 |
3.2.3 其他方面 | 第25-27页 |
4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47页 |
4.1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状况 | 第27-34页 |
4.1.1 GL银行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4.1.2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4.1.3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管理流程 | 第32-34页 |
4.2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 第34-38页 |
4.2.1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方法 | 第34-36页 |
4.2.2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主要措施 | 第36-38页 |
4.3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3页 |
4.3.1 授信前调查风险识别能力不强 | 第38-42页 |
4.3.2 授信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 第42-43页 |
4.3.3 授信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 第43页 |
4.4 GL银行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3-47页 |
4.4.1 主观方面原因 | 第43-45页 |
4.4.2 客观原因方面 | 第45-47页 |
5 加强集团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7-54页 |
5.1 银行授信前风险识别管理 | 第47-50页 |
5.1.1 加强集团企业关联关系识别 | 第47-48页 |
5.1.2 设立综合评审委员会,形成信息交互制度 | 第48-49页 |
5.1.3 细分集团企业,实行差异化授信制度 | 第49-50页 |
5.2 银行授信风险控制管理 | 第50-51页 |
5.2.1 完善对授信经办人员的激励及约束机制 | 第50页 |
5.2.2 强化担保管理 | 第50-51页 |
5.2.3 通过银团贷款合理控制授信风险 | 第51页 |
5.3 银行授信后风险控制管理 | 第51-53页 |
5.3.1 完善集团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 第51-52页 |
5.3.2 完善风险辅助识别系统建设 | 第52页 |
5.3.3 持续加强银行信贷合规文化建设 | 第52-53页 |
5.4 外部信用环境建设 | 第53-54页 |
5.4.1 强化外部信息沟通共享 | 第53页 |
5.4.2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