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离子螯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1.1 铅化学性质及用途 | 第9页 |
1.1.2 含铅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第9-10页 |
1.2 含铅废水治理技术 | 第10-11页 |
1.2.1 化学沉淀法 | 第10-11页 |
1.2.2 离子交换法 | 第11页 |
1.2.3 膜分离法 | 第11页 |
1.2.4 吸附法 | 第11页 |
1.3 吸附剂的分类及特点 | 第11-14页 |
1.3.1 螯合纤维吸附剂 | 第12-13页 |
1.3.2 纳米螯合纤维吸附剂 | 第13-14页 |
1.4 离子印迹纳米螯合纤维吸附剂 | 第14-15页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电纺 PAN 纳米纤维 | 第16-20页 |
2.1 前言 | 第1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6-17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6页 |
2.2.2 PAN 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16-17页 |
2.2.3 形貌表征 | 第17页 |
2.2.4 红外光谱 | 第1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17-19页 |
2.3.1 纳米纤维膜的形貌 | 第17-18页 |
2.3.2 红外表征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铅离子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0-30页 |
3.1 前言 | 第20-2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3.2.2 交联 PAN 纳米纤维 | 第21-22页 |
3.2.3 功能化纳米纤维 | 第22页 |
3.2.4 铅离子印迹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2页 |
3.2.5 形貌表征 | 第22页 |
3.2.6 红外光谱 | 第22-2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3.3.1 实验条件对功能团转化率的影响 | 第23-26页 |
3.3.2 红外表征 | 第26-28页 |
3.3.3 纤维微观形貌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铅离子印迹纳米纤维吸附性能研究 | 第30-46页 |
4.1 前言 | 第3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4.2.2 pH 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31页 |
4.2.3 吸附时间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1页 |
4.2.4 Pb2+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1-32页 |
4.2.5 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2页 |
4.2.6 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32页 |
4.2.7 纤维吸附材料的再生 | 第3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4.3.1 pH 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2 吸附时间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3-36页 |
4.3.3 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6-40页 |
4.3.4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4.3.6 螯合纤维膜的选择性 | 第42-43页 |
4.3.7 纤维吸附材料的再生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氨基乙酸型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46-53页 |
5.1 前言 | 第4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5.2.2 接枝 PAN 纳米纤维 | 第47页 |
5.2.3 氨基乙酸型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7-48页 |
5.2.4 形貌表征 | 第48页 |
5.2.5 氨基乙酸型纳米螯合纤维吸附性能表征 | 第48-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5.3.1 纳米纤维膜的形貌 | 第49页 |
5.3.2 pH 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3 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