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 彭州乌木案的启示 | 第9-18页 |
(一) 彭州乌木案的案情回顾 | 第9-10页 |
(二) 案件的争议焦点分析及学界观点概述 | 第10-14页 |
1、 乌木案的判决结果及庭审焦点 | 第10-11页 |
2、 原告吴高亮的诉求分析 | 第11-12页 |
3、 镇政府的抗辩理由分析 | 第12-13页 |
4、 学界的争议观点概述 | 第13-14页 |
(三) 彭州乌木案处理结果产生的效果 | 第14-16页 |
1、 乌木案件的司法效果 | 第14-15页 |
2、 乌木案件裁判后的社会效果 | 第15-16页 |
(四) 案件背后所折射的法理学 | 第16-18页 |
1、 乌木的属性争议在当前立法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 | 第16-17页 |
2、 乌木案件背后折射出的法律观念变迁 | 第17-18页 |
二、 无主物的权利归属制度概述 | 第18-25页 |
(一) 无主物的概念范围及与相类似民法概念的辨析 | 第18-22页 |
1、 无主物的概念与外延 | 第18-19页 |
2、 无主物与天然孳息的区别 | 第19-20页 |
3、 无主物与埋藏物或隐藏物的区别 | 第20-21页 |
4、 无主物与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古生物化石的关系 | 第21-22页 |
5、 无主物与古文物遗产的关系 | 第22页 |
(二) 乌木的性质 | 第22-24页 |
(三) 无主物的权利归属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三、 无主物的权利归属制度——先占制度 | 第25-33页 |
(一) 先占制度的法律性质及其源起 | 第25-26页 |
1、 “先占”的法律性质之三种学说 | 第25-26页 |
2、 先占制度的起源 | 第26页 |
(二) 先占制度的主要立法例及学说探究 | 第26-29页 |
1、 先占制度之部分外国立法例 | 第26-27页 |
2、 我国物权法的立法局限性对先占制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我国学界及法律实务界对先占制度的态度 | 第28-29页 |
(三)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下的先占制度 | 第29-33页 |
1、 社会主义法律理念的内在逻辑简析 | 第29-30页 |
2、 先占制度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关系 | 第30-31页 |
3、 先占制度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 第31-32页 |
4、 先占制度与当前保护自然资源的立法政策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四、 我国无主物权利归属问题上引入先占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44页 |
(一) 先占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33-39页 |
1、 罗马法的启示 | 第33-34页 |
2、 先占制度体现的法理价值 | 第34-37页 |
3、 先占制度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关系分析 | 第37-38页 |
4、 先占制度与中国的法治理念的关系 | 第38-39页 |
(二) 司法实践可行性条件 | 第39-44页 |
1、 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物权归属制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 第39-41页 |
2、 民众私权意识的觉醒呼唤先占制度 | 第41-43页 |
3、 适用先占制度解决乌木的归属问题的司法效果 | 第43-44页 |
五、 我国引入先占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