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国外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泾惠渠灌区概况第15-21页
    2.1 泾惠渠灌区的历史概况第15页
    2.2 泾惠渠灌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第15-16页
    2.3 泾惠渠灌区的气象概况第16-17页
    2.4 泾惠渠灌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概况第17-19页
        2.4.1 地质地貌第17-18页
        2.4.2 水文地质第18-19页
    2.5 泾惠渠灌区的社会经济概况第19-21页
        2.5.1 农业经济状况第19页
        2.5.2 工业经济状况第19-21页
第三章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第21-28页
    3.1 生态灌区第21页
    3.2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第21-24页
        3.2.1 灌区的生态环境第22页
        3.2.2 灌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第22-24页
    3.3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第24页
        3.3.1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第24页
        3.3.2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第24页
    3.4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24-26页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第24页
        3.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24-25页
        3.4.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25-26页
    3.5 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26-28页
第四章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第28-42页
    4.1 泾惠渠灌区气候环境现状第28-29页
    4.2 泾惠渠灌区水环境现状第29-35页
        4.2.1 泾惠渠灌区地表水现状第29-32页
        4.2.2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现状第32-35页
    4.3 泾惠渠灌区土壤环境现状第35-38页
        4.3.1 土壤肥力第35-36页
        4.3.2 土壤 PH第36页
        4.3.3 土壤的重金属第36-38页
        4.3.4 土壤盐分第38页
    4.4 农药和化肥使用现状第38-40页
        4.4.1 灌区农药使用现状第38-39页
        4.4.2 灌区化肥使用现状第39-40页
    4.5 泾惠渠灌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第40-42页
第五章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42-53页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2-43页
    5.2 评价方法的选取第43-47页
        5.2.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第43页
        5.2.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步骤第43-47页
    5.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第47-52页
        5.3.1 确定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第47-49页
        5.3.2 分层求解各指标的隶属度第49-52页
    5.4 提高灌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分析
下一篇: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小型除草机人性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