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渭北旱塬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与作物生产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第14-15页
    1.3 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及应用第15-16页
        1.3.1 国外发展概况第15页
        1.3.2 国内发展概况第15页
        1.3.3 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第15-16页
    1.4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前景第16-18页
        1.4.1 现状分析第16-17页
        1.4.2 发展前景第17-18页
    1.5 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第18-21页
        1.5.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18-19页
        1.5.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19页
        1.5.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第19-20页
        1.5.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5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21-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页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2-24页
    2.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动态的影响第25-43页
    3.1 保护性耕作和轮耕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25-34页
        3.1.1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变化第25-26页
        3.1.2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特征第26-34页
    3.2 不同耕作处理对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4-40页
        3.2.1 试验区降雨量概述第34-35页
        3.2.2 不同耕作处理下春玉米休闲期 0-200cm 土层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第35-36页
        3.2.3 不同耕作处理下春玉米生育期 0~200cm 土层蓄水保墒效果第36-37页
        3.2.4 不同耕作处理下春玉米生育期 0-200cm 土层土壤蓄水量变化动态第37-39页
        3.2.5 不同耕作处理下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第39-40页
    3.3 讨论与小结第40-43页
        3.3.1 保护性轮耕和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第40-41页
        3.3.2 保护性轮耕和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3.3.3 不同耕作处理对春玉米土壤水分与利用状况的影响第41-43页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玉米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43-48页
    4.1 保护性耕作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田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第43-44页
    4.2 保护性耕作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第44-46页
    4.3 保护性轮耕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第46-48页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和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8-54页
    5.1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春玉米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第48-51页
    5.2 保护性耕作和轮耕对玉米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51-54页
        5.2.1 保护性耕作和轮耕对玉米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第51-53页
        5.2.2 讨论与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和轮耕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4-57页
    6.1 保护性耕作和轮耕春玉米田产量性状的影响第54-55页
    6.2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第55页
    6.3 不同耕作模式对春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5-57页
        6.3.1 产量及收获指数第55-56页
        6.3.2 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第56-57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第57-59页
    7.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7页
    7.2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7页
    7.3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玉米田土壤养分的影响第57页
    7.4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第57-58页
    7.5 保护性耕作与轮耕对春玉米产量收益和的影响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食糯玉米种性品质及其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陕西省环秦岭生态烟区烟草生态适宜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