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

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交通特性第16-28页
    2.1 自然地理第16-17页
    2.2 气候特征第17-19页
    2.3 行政区划及人口第19页
    2.4 物产资源第19-20页
    2.5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0-21页
    2.6 交通特性第21-25页
        2.6.1 综合运输概况第21-22页
        2.6.2 区域交通状况第22-25页
        2.6.3 公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第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8页
第三章 汽车行驶特性第28-46页
    3.1 试验车型的选取第28-33页
        3.1.1 车型调研背景第28-29页
        3.1.2 车型调查方法第29-30页
        3.1.3 车型调查成果分析第30-32页
        3.1.4 车型确定第32-33页
    3.2 研究车辆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第33-39页
        3.2.1 车辆的动力性指标第33-34页
        3.2.2 车辆的驱动力第34-37页
        3.2.3 车辆的行驶阻力第37-39页
    3.3 研究车辆的动力特性第39-43页
        3.3.1 车辆的动力因素第39-41页
        3.3.2 车辆的行驶状态第41-43页
    3.4 研究车辆的制动性第43-45页
        3.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第43页
        3.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第43-44页
        3.4.3 车辆的制动效能及恒定性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连续纵坡路段通行能力及交通安全性分析第46-58页
    4.1 连续上坡路段通行能力仿真实验分析第46-49页
        4.1.1 大货车混入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第46-48页
        4.1.2 不同坡度、坡长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第48-49页
    4.2 路段交通安全性分析第49-57页
        4.2.1 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现状第49-52页
        4.2.2 路段事故统计第52页
        4.2.3 事故形态及原因分析第52-55页
        4.2.4 道路坡度、坡长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分析第55-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指标值研究第58-74页
    5.1 实地制动鼓温度模型第58-60页
        5.1.1 车辆安装制动器的现状第58页
        5.1.2 影响制动系统热衰退性能的因素第58-59页
        5.1.3 货车辅助制动措施分析第59-60页
    5.2 制动鼓试验数据分析第60-68页
        5.2.1 试验原理及目的第60-61页
        5.2.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第61-63页
        5.2.3 试验数据分析第63-66页
        5.2.4 无辅助制动下主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第66-68页
    5.3 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指标值的研究第68-72页
        5.3.1 连续下坡路段平均纵坡指标值的研究第68-70页
        5.3.2 连续上坡路段平均纵坡指标值的研究第70-71页
        5.3.3 平均纵坡与坡长限制指标值第71页
        5.3.4 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平均纵坡设计标准的选用原则第71-72页
        5.3.5 基于道路安全的处置措施及建议第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7页
    6.1 研究结论第74-75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5页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尾随相撞事故及预防技术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薄壁箱梁空间扭转及横向稳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