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潮流计算及网损分析的软件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配电自动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配网潮流计算和网损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工作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配电主站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13-22页 |
2.1 配电主站系统总体方案 | 第13-17页 |
2.1.1 建设原则 | 第14页 |
2.1.2 硬件配置 | 第14-16页 |
2.1.3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2.2 系统软件功能 | 第17-21页 |
2.2.1 配电主站基本功能 | 第17-18页 |
2.2.2 配电主站扩展功能 | 第18-19页 |
2.2.3 界面设计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配电网潮流计算理论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第22-32页 |
3.1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3.1.1 配电网潮流计算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3.1.2 配电网网损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2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4-31页 |
3.2.1 配电馈线三相模型 | 第24-25页 |
3.2.2 配电变压器三相模型 | 第25-29页 |
3.2.3 负荷模型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第32-46页 |
4.1 辐射状配电网的三相潮流 | 第32-36页 |
4.1.1 节点支路编号和支路分层方法 | 第32-34页 |
4.1.2 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步骤 | 第34-35页 |
4.1.3 程序流程图 | 第35-36页 |
4.2 少环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第36-40页 |
4.2.1 回路阻抗矩阵法求取环路电流 | 第38页 |
4.2.2 利用补偿法计算断点等值功率不平衡量 | 第38-40页 |
4.2.3 网损分析 | 第40页 |
4.3 算法仿真验证 | 第40-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电流注入型牛顿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 第46-58页 |
5.1 电流注入型牛顿法 | 第46-51页 |
5.1.1 原理介绍 | 第46-47页 |
5.1.2 PV 节点的处理方法 | 第47-49页 |
5.1.3 三相潮流计算流程 | 第49-51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51-55页 |
5.3 短路电流计算的程序开发 | 第55-57页 |
5.3.1 短路电流计算原理 | 第55-56页 |
5.3.2 算例验证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2-63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