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城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2章 朝阳市配电自动化区域现状分析 | 第12-21页 |
2.1 配电区域自动化概况 | 第12-14页 |
2.2 配电一次网架现状 | 第14-16页 |
2.3 配电一次设备现状 | 第16-17页 |
2.4 通讯系统现状 | 第17-18页 |
2.5 其他应用系统运行现状 | 第18-19页 |
2.6 管理现状 | 第19-2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朝阳电网规划目标 | 第21-26页 |
3.1 整体规划目标 | 第21页 |
3.2 配网一次网架及设备结构 | 第21-22页 |
3.3 配网主站系统建设目标 | 第22-23页 |
3.4 配电终端设计目标 | 第23页 |
3.5 配电通讯系统设计目标 | 第23-24页 |
3.6 信息交互总线设计目标 | 第24页 |
3.7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设目标 | 第24-2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朝阳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主架构的设计方案 | 第26-43页 |
4.1 配电一次网架及线路改造 | 第26页 |
4.2 配网一次设备改造 | 第26-27页 |
4.3 配电自动化建设主站建设和改造 | 第27-36页 |
4.4 配电终端设计和改造 | 第36-39页 |
4.5 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改造 | 第39-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朝阳配电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功能方案 | 第43-55页 |
5.1 线路自愈建设方案 | 第43-44页 |
5.2 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方案 | 第44-47页 |
5.3 互动化建设方案 | 第47页 |
5.4 调控一体化实施方案 | 第47-48页 |
5.5 配电通信安全防护网设计方案 | 第48-51页 |
5.6 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第51-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