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的关键技术及多核处理器研究 | 第20-31页 |
2.1 可重构计算的技术基础 | 第20-24页 |
2.1.1 可重构计算的基本概念 | 第20页 |
2.1.2 FPGA 可重构技术 | 第20-22页 |
2.1.3 可重构系统的分类 | 第22-24页 |
2.2 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关键技术 | 第24-28页 |
2.2.1 Web 技术 | 第24-25页 |
2.2.2 TCP/IP 协议 | 第25-26页 |
2.2.3 动态部分重构实现方法 | 第26-27页 |
2.2.4 SoPC 技术 | 第27-28页 |
2.3 多核处理器 | 第28-30页 |
2.3.1 多核处理器的概念 | 第28-29页 |
2.3.2 多核处理器分类 | 第29页 |
2.3.3 多核处理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 MicroBlaze 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设计与实现 | 第31-52页 |
3.1 基于 MicroBlaze 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设计 | 第31-40页 |
3.1.1 SoPC 中硬件子系统设计 | 第31-38页 |
3.1.2 SoPC 中软件子系统设计 | 第38-40页 |
3.2 基于 MicroBlaze 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实现 | 第40-49页 |
3.2.1 硬件子系统实现 | 第41-42页 |
3.2.2 PlanAhead 工程综合 | 第42-44页 |
3.2.3 软件子系统配置 | 第44-46页 |
3.2.4 软件子系统核心功能程序实现 | 第46-49页 |
3.3 基于 MicroBlaze 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验证与测试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基于异构多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设计与实现 | 第52-78页 |
4.1 基于异构多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设计 | 第52-60页 |
4.1.1 异构多核 SoPC 中硬件子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4.1.2 异构多核 SoPC 中软件子系统总体设计 | 第55-57页 |
4.1.3 远程动态部分重构及多核在线验证设计 | 第57-59页 |
4.1.4 远程文档浏览设计 | 第59-60页 |
4.1.5 远程在线配置更新系统设计 | 第60页 |
4.2 基于异构多核的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实现 | 第60-77页 |
4.2.1 硬件子系统的实现 | 第60-63页 |
4.2.2 软件子系统配置及双核控制下的文件布局 | 第63-64页 |
4.2.3 多核通信测试实现 | 第64-67页 |
4.2.4 远程动态部分重构及多核在线验证实现 | 第67-71页 |
4.2.5 远程文档浏览实现 | 第71-73页 |
4.2.6 远程在线配置更新系统实现 | 第73-75页 |
4.2.7 系统启动实现 | 第75-7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远程动态可重构 SoPC 性能评估 | 第78-84页 |
5.1 系统性能评估 | 第78-83页 |
5.1.1 系统硬件平台资源利用情况 | 第78-80页 |
5.1.2 系统传输速率和时延情况 | 第80-82页 |
5.1.3 性能对比 | 第82-8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6.1 总结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