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1.3 针对本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3.1 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研究现况 | 第17-22页 |
1.3.2 CFD数值模拟技术在采场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运用的方法 | 第23-27页 |
1.4.1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3-25页 |
1.4.2 本文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流场数学模型研究 | 第27-37页 |
2.1 采空区岩体破坏基本规律的研究 | 第27-32页 |
2.1.1 岩石的碎胀性 | 第27-28页 |
2.1.2 关键层理论 | 第28-29页 |
2.1.3 竖直方向“三带”理论 | 第29-30页 |
2.1.4 水平方向“三区”理论 | 第30-32页 |
2.2 采空区瓦斯流动理论基础 | 第32-36页 |
2.2.1 多孔介质理论及简化假设 | 第32-33页 |
2.2.2 瓦斯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状态 | 第33-34页 |
2.2.3 扩散—渗流理论 | 第34-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分析 | 第37-47页 |
3.1 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分析 | 第37-39页 |
3.1.1 本煤层瓦斯涌出量分析 | 第37-38页 |
3.1.2 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分析 | 第38-39页 |
3.1.3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析 | 第39页 |
3.2 寺河矿XV1301综采工作面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39-40页 |
3.3 寺河矿XV1301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确定 | 第40-45页 |
3.3.1 寺河矿XV1301工作面瓦斯涌出总量分析 | 第41-43页 |
3.3.2 寺河矿XV1301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具体分析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并列双U型通风方式CFD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7-71页 |
4.1 FLUENT软件介绍及功能 | 第47-52页 |
4.1.1 FLUENT计算的基本结构 | 第47-48页 |
4.1.2 用FLUENT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48页 |
4.1.3 解算守恒控制方程 | 第48-50页 |
4.1.4 湍流模型 | 第50-51页 |
4.1.5 FLUENT提供的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4.2 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假设条件 | 第52页 |
4.3 采空区气体运移模型 | 第52-53页 |
4.4 采空区气体的运移方程 | 第53-54页 |
4.5 XV1301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及采空区模型的建立 | 第54-60页 |
4.5.1 XV1301综采工作面巷道的具体参数 | 第54页 |
4.5.2 XV1301综采工作面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54-55页 |
4.5.3 XV1301综采工作面巷道各组分气体运移的数学模型 | 第55页 |
4.5.4 XV1301综采工作面及采空区的具体参数的确定 | 第55-57页 |
4.5.5 XV13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各区域的孔隙率的确定 | 第57-59页 |
4.5.6 XV13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各区域的瓦斯涌出量的确定 | 第59页 |
4.5.7 XV13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各分区的粘性阻力系数的选取 | 第59-60页 |
4.5.8 XV1301综采工作面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0页 |
4.6 XV1301综采工作面不同风量配比情况下的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 | 第60-65页 |
4.7 采空区瓦斯高浓度区域 | 第65-68页 |
4.8 结论及分析 | 第68-6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5.1 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71-7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