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侵权补充责任的概述 | 第12-20页 |
(一) 侵权补充责任的产生 | 第12-13页 |
1. 补充责任的制度雏形 | 第12页 |
2. 侵权补充责任的确立 | 第12-13页 |
3. 侵权补充责任的发展 | 第13页 |
(二) 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8页 |
1. 侵权补充责任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侵权补充责任的特征 | 第14-16页 |
3. 侵权补充责任的性质 | 第16-17页 |
4. 侵权补充责任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7-18页 |
(三) 适用侵权补充责任的条件 | 第18-20页 |
1. 基础责任的存在 | 第18页 |
2. 当事人的特定法律关系 | 第18-19页 |
3. 法律明确规定 | 第19页 |
4. 补充责任人无免责事由 | 第19-20页 |
二、我国侵权责任立法中存在的补充责任类型考量 | 第20-25页 |
(一) 侵权补充责任的类型分析 | 第20页 |
1. 法定义务的不履行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竞合 | 第20页 |
2. 约定义务的不履行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竞合 | 第20页 |
3. 数个侵权行为的偶然竞合 | 第20页 |
(二)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和校园事故中补充责任的确定 | 第20-21页 |
1.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中的补充责任 | 第20-21页 |
2. 校园事故中的补充责任 | 第21页 |
(三) 劳务派遣单位和特殊场合下监护人补充责任的确定 | 第21-22页 |
1. 劳务派遣单位的补充责任 | 第21-22页 |
2. 监护人的补充责任 | 第22页 |
(四) 个人帮工、见义勇为和紧急避险中补充责任的确定 | 第22-25页 |
1. 个人帮工中的补充责任 | 第23页 |
2. 见义勇为中的补充责任 | 第23-24页 |
3. 紧急避险中的补充责任 | 第24-25页 |
三、侵权补充责任构成要件中有关问题的分析 | 第25-32页 |
(一) 侵权补充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 第25-30页 |
1. 侵权补充责任人不履行作为义务 | 第25-27页 |
2. 受损害的事实 | 第27-28页 |
3. 损害事实与侵权补充责任人违反作为义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28-29页 |
4. 侵权补充责任人有过错 | 第29-30页 |
(二) 侵权补充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 | 第30-32页 |
1. 由侵权补充责任顺序性和补充性的特征决定 | 第30页 |
2. 由侵权补充责任人的顺序抗辩权决定 | 第30-32页 |
四、侵权补充责任效力有关问题的分析 | 第32-36页 |
(一) 责任份额承担 | 第32-33页 |
1. 侵权补充责任中对外效力的条件 | 第32页 |
2. 侵权补充责任人责任份额的承担问题 | 第32-33页 |
(二) 追偿权问题 | 第33-36页 |
1. 侵权补充责任人针对直接责任人所拥有的追偿权 | 第33页 |
2. 追偿权的依据 | 第33-36页 |
五、对侵权补充责任诉讼的探讨 | 第36-39页 |
(一) 补充责任之诉的性质分析 | 第36页 |
(二) 补充责任之诉中的顺序抗辩权 | 第36-37页 |
1. 受害人起诉的两种方式 | 第36页 |
2. 受害人起诉方式的分析 | 第36-37页 |
(三) 补充责任之诉的归责原则 | 第37-39页 |
1. 两种主张 | 第37页 |
2. 笔者观点 | 第37-39页 |
六、侵权补充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9-46页 |
(一) 侵权补充责任制度完善的意义 | 第39-40页 |
1. 补足按份责任 | 第39页 |
2. 补足连带责任 | 第39页 |
3. 解决侵权责任人的顺位问题,彰显公平 | 第39-40页 |
4. 督促义务的履行 | 第40页 |
5. 保护受害人权利 | 第40页 |
6. 符合司法现状,促进社会稳定 | 第40页 |
(二) 现行侵权补充责任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40-46页 |
1. 加强理论方面研究 | 第41页 |
2. 对侵权补充责任进行一般规定 | 第41-42页 |
3. 明确侵权补充责任人的责任范围 | 第42页 |
4. 确定侵权补充责任人的责任份额 | 第42-43页 |
5. 明确侵权补充责任人的追偿权 | 第43-44页 |
6. 健全诉讼结构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