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国外学者对金融结构的界定 | 第14-15页 |
·国内学者对金融结构的界定 | 第15-16页 |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界定 | 第16-17页 |
·金融稳定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西方学者对金融稳定的界定 | 第18页 |
·国内学者对金融稳定的界定 | 第18-19页 |
·本文对金融稳定的界定 | 第19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国外学者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国内学者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3章 金融结构演变影响金融稳定的历史考察 | 第22-38页 |
·金融结构发展变迁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纵向考察 | 第22-25页 |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欧洲和北美洲的金融结构演变与金融稳定 | 第22-24页 |
·大部分非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前半叶的金融结构演变与金融稳定 | 第24页 |
·工业化国家20世纪初至今的金融结构演变与金融稳定 | 第24-25页 |
·金融结构演变与金融稳定关系的横向考察 | 第25-34页 |
·美国多方面金融结构改变使金融不稳定 | 第27-30页 |
·日本的信贷结构和金融资产结构失衡造成了金融不稳定 | 第30-31页 |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结构、资产结构的失衡造成了金融不稳定 | 第31-34页 |
·金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金融结构演进的内在要求: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34-35页 |
·金融结构演进的外部保障:制度变革 | 第35-36页 |
·金融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金融创新 | 第36页 |
·金融结构演进的必要条件:技术进步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理论与计量分析 | 第38-55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38-47页 |
·金融结构演变作用于金融稳定的路径 | 第38-47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计量分析 | 第47-55页 |
·金融结构指标与金融稳定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7-51页 |
·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模型构建 | 第51-55页 |
第5章 调整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55-62页 |
·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原则 | 第55-56页 |
·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适应性原则 | 第55-56页 |
·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市场性原则 | 第56页 |
·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开放性原则 | 第56页 |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 第56-62页 |
·结合我国国情选择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路径 | 第57-58页 |
·合理安排金融结构性改革的次序,协调对内对外开放 | 第58-59页 |
·正确运用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度扩张 | 第59页 |
·维持好我国金融稳定的关键环节银行体系的稳定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