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农村公共服务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同供给研究--以长沙县金井镇用水户协会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9页
        1.3.1 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第15-16页
        1.3.2 非政府组织第16-17页
        1.3.3 协同供给第17-18页
        1.3.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第18-19页
    1.4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4.1 理论上的意义第19-20页
        1.4.2 实际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政府与NGO协同供给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第21-30页
    2.1 理论依据第21-24页
        2.1.1 政府与NGO协同供给的理论基础——协同论第21-22页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页
        2.1.3 第三方治理理论第22-24页
    2.2 现实依据第24-30页
        2.2.1 客观必要性第24-27页
        2.2.2 现实可能性第27-30页
第三章 政府与NGO协同供给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0-40页
    3.1 案例简介——长沙县金井镇用水户协会第30-31页
    3.2 访谈介绍第31-34页
        3.2.1 访谈提纲说明第31-32页
        3.2.2 访谈内容总结与分析第32-34页
    3.3 政府与NGO协同供给农村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3.3.1 政府与协会在分工中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3.3.2 政府与协会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3.4 政府与NGO协同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7-40页
        3.4.1 政治互信的缺失第37页
        3.4.2 需求表达的不畅通第37-38页
        3.4.3 NGO自身的缺陷第38-40页
第四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政府与NGO协同供给的对策建议第40-47页
    4.1 完善需求表达制度,满足多样化需求第40-42页
        4.1.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农民自主表达需求第40页
        4.1.2 加强NGO与农民的直接沟通第40-41页
        4.1.3 加强政府与NGO的沟通第41-42页
    4.2 完善NGO自身的建设,增加协同供给的方式第42-44页
        4.2.1 创新NGO的筹资方法,拓宽筹资渠道第42-43页
        4.2.2 建立NGO的自律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第43-44页
    4.3 增加协同供给的方式第44-45页
        4.3.1 创新协同供给的方式,扩大协同供给的范围第44-45页
    4.4 建立和健全政府与NGO的监督保障制度第45-46页
    4.5 明确责任,合理分工第46-47页
        4.5.1 政府与NGO人员分开,各负其责第46页
        4.5.2 引入行业竞争制度,实现政府与NGO分离第46-4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47-48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儿童教育福利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基于民族政策与府际关系的视角